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小型缝洞及其充填物测井识别

被引:37
作者
田飞 [1 ]
金强 [1 ]
李阳 [2 ]
张宏方 [3 ]
张文博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小型缝洞; 充填物; 测井信息; 缝洞型储层; 奥陶系;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31.8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塔河油田是以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油藏为主的古生界海相大油田,洞穴和其周缘的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由于数量众多,小型缝洞成为缝洞型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小型缝洞可以在露头、岩心和成像测井上识别,但在非取心和非成像测井段还不能有效识别,影响了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利用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信息,优选出5个洞穴敏感参数和3个裂缝敏感参数,建立了塔河油田小型缝洞归一化加权识别函数,并利用DEN-Vsh和RLLD-Vsh交会图版识别出了洞穴充填物类型:碎屑充填物、垮塌角砾岩和化学充填物。识别效果与岩心及FMI成像对比,洞穴符合率超过81%,裂缝符合率超过82%,洞穴充填物识别成功率超过84%,基本满足了小型缝洞识别要求。利用此方法对塔河油田117口井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该方法也适用于洞高在0.5 m以上的缝洞及充填物识别,并提高了识别精度,为精细研究古岩溶缝洞型储层提供了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900 / 9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开发模式及提高采收率 [J].
詹俊阳 ;
马旭杰 ;
何长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4) :655-660
[2]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三维建模方法技术研究——以塔河奥陶系缝洞型油藏为例 [J].
鲁新便 ;
赵敏 ;
胡向阳 ;
金意志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34 (02) :193-198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识别及定量表征 [J].
李阳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1) :1-7
[4]  
A new method of formation evaluation for fractured and caved carbonate reservoirs:A case study from the Lundong area,Tarim Basin,China[J]. Sam Zandong Sun.Petroleum Science. 2011(04)
[5]   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实践与认识 [J].
翟晓先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04) :323-331
[6]   轮古地区碳酸盐岩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的测井评价 [J].
赵军 ;
肖承文 ;
虞兵 ;
顾宏伟 .
石油学报, 2011, 32 (04) :605-610
[7]   碳酸盐岩洞穴型储层双侧向测井数值模拟和响应特征(英文) [J].
谭茂金 ;
高杰 ;
王晓畅 ;
张松扬 .
AppliedGeophysics, 2011, 8 (01) :79-85+96
[8]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发育模式与分布规律 [J].
李阳 ;
范智慧 .
石油学报, 2011, 32 (01) :101-106
[9]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奥陶系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复合-联合成因机制 [J].
何治亮 ;
彭守涛 ;
张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743-752
[1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溶洞充填物特征 [J].
徐微 ;
蔡忠贤 ;
贾振远 ;
林忠民 .
现代地质, 2010, 24 (02) :28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