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21
作者
周晓蔚 [1 ,2 ]
王丽萍 [1 ]
郑丙辉 [3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水资源与水利水电工程研究所
[2]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
关键词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模型与方法;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1.10.006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指标结构模型,构建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由年径流量波动比、年泥沙量波动比、入海段面CODMn、DO超标率、COD超标率、DIN超标率、DIP超标率、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桡足类密度比例、浮游植物甲藻种类比例、类大肠菌群超标率等22个敏感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5级评价标准,建立了基于最大熵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模糊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长江口处于亚健康状态。本文可为长江口综合整治及其他河口同类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01 / 1208+1217 +12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河口健康评价[J]. 周晓蔚,王丽萍,郑丙辉,刘录三,付青.环境科学. 2009(01)
[2]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J].
王丽萍 ;
周晓蔚 ;
郑丙辉 ;
付青 .
生态学报, 2008, (05) :2191-2198
[3]   长江河口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初步评价 [J].
叶属峰 ;
刘星 ;
丁德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04) :128-136
[4]   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J].
耿雷华 ;
刘恒 ;
钟华平 ;
刘翠善 .
水利学报, 2006, (03) :253-258
[5]   长江口赤潮高发区浮游植物与水动力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 [J].
朱根海 ;
许卫忆 ;
朱德第 ;
施青松 ;
张健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135-1139
[6]   春季赤潮频发期东海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J].
孙军 ;
刘东艳 ;
王宗灵 ;
石晓勇 ;
李瑞香 ;
朱明远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073-1080
[7]   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发生区基本特征初探 [J].
周名江 ;
颜天 ;
邹景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7) :1031-1038
[8]   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及对河口治理的意见 [J].
陈吉余 ;
陈沈良 .
水利水电技术, 2003, (01) :19-25
[9]   长江口3个不同生态系的浮游植物群落 [J].
王金辉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422-428
[10]   长江口区浮游植物营养限制因子的研究──Ⅰ.秋季的营养限制情况 [J].
蒲新明 ;
吴玉霖 ;
张永山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4)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