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凋落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45
作者
凌华 [1 ,2 ]
陈光水 [1 ,2 ]
陈志勤 [2 ]
机构
[1]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凋落量; 森林类型; 气候因子; 树种组成; 林龄; 地理分布;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09.04.009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收集国内不同森林的凋落量、林分特征及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经纬度、海拔等立地条件数据,分析了中国森林凋落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凋落量与海拔和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245,P=0.002;r=-0.214,P=0.002),与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303,P=0.000),与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350,P=0.001),与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林分密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等无显著相关性;森林类型对凋落量有显著影响(P=0.000),表现为热带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树种组成对凋落量有显著影响(P=0.000),表现为:阔叶树>针阔混交>针叶树.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和杉木凋落叶混合分解研究 [J].
赵月彩 ;
杨玉盛 ;
陈光水 ;
钟羡芳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 4 (02) :53-59
[2]   我国东北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新平 ;
王襄平 ;
朱彪 ;
宗占江 ;
彭长辉 ;
方精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1031-1040
[3]   森林凋落物研究综述 [J].
韩学勇 ;
赵凤霞 ;
李文友 .
林业科技情报, 2007, (03) :12-13+16
[4]   滇石林地质公园喀斯特山地天然林和人工林凋落物与死地被物的动态特征 [J].
吴毅 ;
刘文耀 ;
沈有信 ;
崔建武 ;
李玉辉 ;
刘伦辉 .
山地学报, 2007, (03) :317-325
[5]   西双版纳不同海拔热带雨林凋落量变化研究 [J].
郑征 ;
李佑荣 ;
刘宏茂 ;
冯志立 ;
甘建民 ;
孔维静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18-27
[6]   云杉人工林凋落物研究 [J].
宿以明 ;
刘兴良 ;
何飞 ;
柯金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5) :49-51+98
[7]   浙江省马尾松生态公益林凋落物及与群落特征关系 [J].
黄承才 ;
葛滢 ;
朱锦茹 ;
袁位高 ;
戚连忠 ;
江波 ;
沈琪 ;
常杰 .
生态学报, 2005, (10) :2507-2513
[8]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J].
官丽莉 ;
周国逸 ;
张德强 ;
刘菊秀 ;
张倩媚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49-456
[9]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J].
林波 ;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60-64
[10]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J].
杨玉盛 ;
陈银秀 ;
何宗明 ;
郭剑芬 ;
刘春华 .
林业科学, 2004, (01)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