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区PM不同组分构成特征及其对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

被引:19
作者
黄玉虎 [1 ,2 ,3 ]
李媚 [2 ,3 ,4 ]
曲松 [2 ,3 ]
闫静 [2 ,3 ]
孙雪松 [2 ,3 ]
潘涛 [1 ,2 ,3 ]
机构
[1]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3]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PM2.5; 化学组分; 质量重建; 大气消光系数;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5.08.03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研究北京城区PM2.5不同组分对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率,于2013年10月—2014年8月使用3台PQ200采样器在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采集PM2.5样品并进行质量重建,采用IMPROVE方程计算大气消光系数并分析各组分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北京城区ρ(PM2.5)年均值为(90.3±8.1)μg/m3,相比2005年有所下降,颗粒物呈弱碱性,NH4+略有剩余.2PM2.5质量重建后,化学构成为OM〔32.1%,为ρ(OM)占ρ(PM2.5)比例,下同〕、NO3-(13.6%)、SO42-(13.9%)、NH4+(11.1%)、Cl-(3.8%)、其他离子(4.0%)、EC(元素碳,5.0%)、FS(土壤尘,8.9%)、微量元素(1.3%)和未知物质(6.7%);与2005年相比,OM、NO3-、NH4+等二次污染物质量浓度占ρ(PM2.5)比例均显著增加,ρ(水溶性离子)占ρ(PM2.5)的比例随空气污染加重而增加.3北京城区大气消光系数年均值为(504.6±49.3)Mm-1,OM、(NH4)2SO4、NH4NO3、EC和FS的贡献率分别为37.5%、28.3%、25.2%、7.6%和1.4%;冬季由于ρ(PM2.5)高,大气消光系数最高,为(589±124.3)Mm-1,约是春季的2倍;夏季由于相对湿度大,PM2.5吸湿粒径增大,大气消光系数仅次于冬季.OM对大气消光系数贡献率为冬季最高,而(NH4)2SO4的贡献率在冬夏季均大于NH4NO3.
引用
收藏
页码:1193 / 11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2008—2013年冬季北京市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孙庆华 ;
杜宗豪 ;
陈晨 ;
莫杨 ;
袁大勇 ;
李湉湉 .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3, 3 (06) :502-506
[2]   成都城区颗粒物消光系数特征及其与PM2.5的关系 [J].
宋丹林 ;
陶俊 ;
张普 ;
周子航 ;
李从庆 ;
周来东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3, 30 (06) :757-762
[3]  
2006~2009年我国超大城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戴永立,陶俊,林泽健,谢绍东,曹军骥,张仁健.环境科学. 2013(08)
[4]   雾和霾对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影响对比分析 [J].
马志强 ;
赵秀娟 ;
孟伟 ;
孟燕军 ;
何迪 ;
刘红燕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11) :1208-1214
[5]   上海地区大气相对湿度与PM浓度和大气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 [J].
龚识懿 ;
冯加良 .
环境科学研究 , 2012, (06) :628-632
[6]  
2010年1月北京城区大气消光系数重建及其贡献因子[J]. 朱李华,陶俊,陈忠明,赵岳,张仁健,曹军骥.环境科学. 2012(01)
[7]   苏州城区能见度与颗粒物浓度和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J].
张剑 ;
刘红年 ;
唐丽娟 ;
朱焱 ;
周志恩 ;
蒋维楣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9) :982-987
[8]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M2.5 during winter in Tianjin,China[J]. Jinxia Gua,b,Zhipeng Baib,Weifang Lib,Liping Wua,b,Aixia Liuc,Haiyan Dongd,Yiyang Xiec a T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Tianjin 300384,China b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mbient Air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c Tianjin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s,Tianjin 300074,China d Tia
[9]   广州冬季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因子研究 [J].
陶俊 ;
张仁健 ;
许振成 ;
陈来国 ;
朱李华 ;
韩静磊 ;
曹军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5) :484-490
[10]   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附视频 [J].
戴兵 ;
罗向东 ;
唱鹤鸣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1)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