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2008—2013年冬季北京市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来源: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能见度;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D O I:
10.13421/j.cnki.hjwsxzz.2013.06.004
中图分类号:
R122.1 [空气的分析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摘要:
目的探讨北京市冬季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2013年北京市冬季能见度的年、月、日以及小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SPSS 20.2进行Spearman相关、偏相关分析,探讨能见度与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之间的关系。最后用R语言构建能见度与其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2008—2013年,北京市冬季平均能见度在16~21 km之间,能见度最高的为2010—2011年,最低的为2012—2013年。然而并未发现12—2月能见度月均值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能见度小时观测值由高到低为:6:00、12:00、0:00、18:00。能见度与风速、温度、大气压力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085、0.320;与PM2.5、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79、-0.53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能见度;X1:风速;X2:相对湿度;X3:气压)。结论本研究获得了2008—2013年冬季北京能见度变化特征并确定其3个重要影响因素,为能见度的预报乃至空气污染的健康预警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02 / 5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北京地区灰霾化学特性研究进展
[J].
唐傲寒
;
赵婧娴
;
韩文轩
;
刘学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8 (03)
:185-19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2009年广州能见度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永红
;
冯婷
;
蔡铭
.
中国环境监测,
2012, 28 (03)
:32-37

刘永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3]
济源市能见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脱宇峰
;
潘攀
;
张丽娟
;
李振锋
;
杨宾
;
李亮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 (01)
:56-61

脱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室

潘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气候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室

张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洛阳市气象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室

李振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室

杨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室

李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室
[4]
1955-2000年中国能见度变化趋势分析
[J].
张利
;
吴涧
;
张武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6)
:46-5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苏州市能见度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
[J].
朱焱
;
杨金彪
;
朱莲芳
;
刘红年
;
张剑
.
气象科学,
2011, 31 (05)
:626-631

朱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市气象局 苏州市气象局

杨金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市气象局 苏州市气象局

朱莲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市气象局 苏州市气象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北京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冬季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
[J].
张宏
;
刘子锐
;
胡波
;
王莉莉
;
王跃思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5)
:620-62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子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胡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莉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跃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J].
陈义珍
;
赵丹
;
柴发合
;
梁桂雄
;
薛志钢
;
王贝贝
;
梁永健
;
陈瑜
;
张萌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7)
:967-971

陈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赵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柴发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梁桂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薛志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贝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梁永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陈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8]
太原地区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孟昭阳
;
张怀德
;
蒋晓明
;
颜鹏
;
王雁
;
林伟立
;
周春红
;
刘洪利
;
闫世明
;
梁丽明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5)
:648-656

孟昭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张怀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蒋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颜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王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春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刘洪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闫世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梁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太原市环境保护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9]
太原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J].
韩爱梅
.
太原科技,
2005, (04)
:26-28

韩爱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西太原
[10]
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李成才
;
毛节泰
;
MICHAEL BERGIN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4)
:468-471

宋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唐孝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方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张远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胡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曾立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李成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MICHAEL BERGI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