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用例的语言与内容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若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粉玲
机构
:
[1]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
来源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012年
/ 04期
关键词
:
外向型;
汉语学习词典;
用例;
语言;
内容;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依据近年来出版的十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结合我们的编写经验,对用例的语言和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D].张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11
[2]
关于外向型汉语词典编写的思考与尝试
赵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
赵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若云
[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
(03)
: 57
-
63
[3]
关于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问题的思考
赵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赵新
刘若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刘若云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
(01)
: 33
-
40
[4]
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鲁健骥
吕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
吕文华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6,
(01)
: 59
-
69+3
[5]
编写《外国人实用近义词词典》的几个基本问题
赵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系
赵新
刘若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系
刘若云
[J].
辞书研究,
2005,
(04)
: 57
-
67
[6]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
郑定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
郑定欧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4,
(04)
: 85
-
94+4
[7]
汉语学习词典的特点及其编写——《应用汉语词典》评析
苏培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苏培成
[J].
辞书研究,
2003,
(04)
: 70
-
78
←
1
→
共 7 条
[1]
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D].张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11
[2]
关于外向型汉语词典编写的思考与尝试
赵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
赵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若云
[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
(03)
: 57
-
63
[3]
关于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问题的思考
赵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赵新
刘若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刘若云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
(01)
: 33
-
40
[4]
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鲁健骥
吕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
吕文华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6,
(01)
: 59
-
69+3
[5]
编写《外国人实用近义词词典》的几个基本问题
赵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系
赵新
刘若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系
刘若云
[J].
辞书研究,
2005,
(04)
: 57
-
67
[6]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
郑定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
郑定欧
[J].
世界汉语教学,
2004,
(04)
: 85
-
94+4
[7]
汉语学习词典的特点及其编写——《应用汉语词典》评析
苏培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苏培成
[J].
辞书研究,
2003,
(04)
: 70
-
7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