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火烧迹地微地形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坡度和坡向为例

被引:17
作者
白爱芹 [1 ,2 ]
傅伯杰 [1 ]
曲来叶 [1 ]
王淼 [1 ,2 ]
孙家宝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重度火烧迹地; 植被恢复; 大兴安岭; 坡度; 坡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重度火烧迹地过火6a后森林恢复过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平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均高于坡地,其中MBC/MBN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平地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AWCD值、对31种4类碳源(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物)的利用能力和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H’)均极显著低于坡地。西坡土壤微生物AWCD值和H’高于南坡,但AWCD和H’与土壤养分、pH值、EC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坡向可能与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并不密切,反映了两坡向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坡度由于影响了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进而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碳源利用能力。火烧迹地恢复初期平地土壤微生物量碳高于坡地,西坡高于南坡;恢复6a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差异已不显著,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代谢特性仍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地形坡度仍然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含量的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201 / 52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地上植被类型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杜玮超 ;
袁霞 ;
曲同宝 .
当代生态农业, 2011, (Z1) :14-18
[2]   采伐干扰和火烧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J].
宋启亮 ;
董希斌 ;
李勇 ;
刘继明 .
森林工程, 2010, 26 (05) :4-7
[3]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在调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J].
蒋婧 ;
宋明华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08) :979-988
[4]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天然恢复效果的评价 [J].
宋启亮 ;
董希斌 ;
李勇 ;
秦世立 .
森林工程, 2010, 26 (04) :14-18
[5]   不同火烧强度林火对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长期影响 [J].
谷会岩 ;
金靖博 ;
陈祥伟 ;
王恩姮 ;
周一杨 ;
柴亚凡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7) :1114-1121
[6]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群落演替状况 [J].
孙家宝 ;
胡海清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05) :30-33
[7]   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毕江涛 ;
贺达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9) :244-250
[8]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J].
胡婵娟 ;
傅伯杰 ;
刘国华 ;
靳甜甜 ;
刘宇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727-733
[9]   喀斯特地区植被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细菌代谢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 [J].
何寻阳 ;
王克林 ;
徐丽丽 ;
陈洪松 ;
张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12) :2590-2596
[10]   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指标及其评价 [J].
刘占锋 ;
傅伯杰 ;
刘国华 ;
朱永官 .
生态学报, 2006, (03) :9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