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类型草原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月鲜
孙向阳
张林
李素艳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草原; 土壤有机质; δ13C值; 气候及植被变迁;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3.02.015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以内蒙古、新疆和西藏3个地区为例,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草原、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和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其有机质δ13C值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SOC含量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具体表现为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新疆荒漠草原<新疆亚高山草甸<西藏高山草甸<西藏高寒草原;SOC含量随着深度增加急剧减少,减少幅度依次为92.26%、77.9%、77.67%、61.58%和88.55%;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表层土壤有机质δ13C值与优势植被有机质δ13C值极显著相关(r=0.555,P<0.01),分馏程度大于其他地区;各地区土壤有机质δ13C值均随深度的增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内蒙古四子王旗和新疆地区δ13C值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分别为12.66‰和16.53‰,说明这两个地区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相对较高,且气候、植被和土壤发育特性是控制有机质δ13C值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表明以上地区曾经可能经历过剧烈的气候变化,植被也发生过相应演替。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贵州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D].朱书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12
[2]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同位素组成研究 [J].
李龙波 ;
涂成龙 ;
赵志琦 ;
崔丽峰 ;
刘文景 .
地球与环境, 2011, 39 (04) :441-449
[3]  
模拟增温对长白山北坡垂直样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稳定碳同位素的影响.[J].樊金娟;孟宪菁;张心昱;孙晓敏;高鲁鹏;.应用生态学报.2010, 07
[4]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其与海拔、植被和气候要素的关系——以祁连山中段北坡为研究对象 [J].
艾丽 ;
吴建国 ;
刘建泉 ;
苌伟 ;
田自强 ;
常学向 ;
李捍东 ;
刘贤德 .
中国园艺文摘, 2010, 26 (03) :27-34
[5]   植被恢复中坡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和δ13C值组成 [J].
刘涛泽 ;
刘丛强 ;
张伟 .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2031-2036
[6]   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朱书法 ;
刘丛强 ;
陶发祥 ;
王中良 ;
朴河春 .
地球与环境, 2006, (03) :51-58
[7]   甘肃西峰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碳酸盐与有机碳的碳同位素差值(△δ13C)的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宁有丰 ;
刘卫国 ;
安芷生 .
科学通报, 2006, (15) :1828-1832
[8]   三江源地区主要草地类型土壤碳氮沿海拔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王长庭 ;
龙瑞军 ;
曹广民 ;
王启兰 ;
丁路明 ;
施建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3) :441-449
[9]   黄土高原现代土壤和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对植被的响应 [J].
刘卫国 ;
宁有丰 ;
安芷生 ;
鹿化煜 ;
曹蕴宁 ;
吴振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0) :830-836
[10]   干旱化对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J].
姜文英 ;
韩家楙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42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