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部兴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10
作者
秦秀峰
郭原生
刘旭光
韩振哲
张广纯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系
[2] 黑龙江地质调查总院
[3]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系 甘肃兰州
[4] 甘肃兰州
[5]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大兴安岭北部阿龙山—满归地区新近发现一套花岗岩类,岩石类型为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发育片麻状构造。主要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区,内部见有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包体;岩石化学特征上显示较好的同源性,属于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以较高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Th等)和较低的过渡族元素(如Cr、Ni、Co、Cs等)含量为特征;成因类型属于I型花岗岩,形成于火山弧及同碰撞的构造背景。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654±46Ma,应为兴凯期产物。兴凯期花岗岩类的确定对于区域构造的重新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中元古代花岗岩类的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J].
卜文瑞 ;
王廷印 ;
马亚杰 .
岩石学报, 2001, (04) :609-616
[3]   佳木斯地块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 [J].
吴福元 ;
S W ILDE ;
孙德有 .
岩石学报, 2001, (03) :443-452
[4]   张广才岭燕山早期白石山岩体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 [J].
孙德有 ;
吴福元 ;
林强 ;
路孝平 .
岩石学报, 2001, (02) :227-235
[5]   白银厂矿田早中寒武世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成因分析 [J].
郭原生 ;
王金荣 ;
谢宪丽 ;
孟桂生 ;
杨永均 ;
田玉轩 .
岩石学报, 2000, (03) :337-344
[6]   陆壳垂向增生的两种方式:以大兴安岭为例 [J].
邵济安 ;
韩庆军 ;
张履桥 ;
牟保磊 ;
乔广生 .
岩石学报, 1999, (04) :600-606
[7]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04) :313-318
[8]   东北亚地区的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 [J].
吴福元 ;
曹林 .
世界地质, 1999, (02) :4-16
[9]   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的成因与地壳增生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林强 .
岩石学报, 1999, (02) :22-30
[10]   西昆仑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构造的类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姜耀辉 ;
芮行健 ;
贺菊瑞 ;
郭坤一 ;
杨万志 .
岩石学报, 1999, (01) :106-108+110+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