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150~140Ma斑岩-矽卡岩型CuMoFe(Au)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30
作者
陈雷 [1 ]
王宗起 [1 ]
闫臻 [2 ]
吴发富 [1 ]
任涛 [3 ]
郭延辉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总队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成矿系统; 成矿作用; 150140Ma; 山阳-柞水矿集区; 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造山带内的山阳-柞水古生代弧前盆地中出露有池沟、小河口、冷水沟、园子街、下官坊及双元沟等CuMo、CuFe(Au)矿床,与这些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岩体为形成于150~140Ma的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花岗岩,为华北和扬子大陆碰撞后伸展阶段壳、幔混合岩浆的产物。矿化主要发生在岩体与泥盆、石炭纪地层中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附近,主要类型为矽卡岩型,少量为斑岩型,部分矿床具有统一的矽卡岩-斑岩型成矿系统,矿化组合主要为CuMo、CuFe(Au)和Cu矿化。外接触带主要发育有矽卡岩和角岩化蚀变,内接触带主要为岩体内部的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粘土化,内矽卡岩不发育。矽卡岩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等,其中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透辉石是辉石的主体,早期形成的石榴石和透辉石等无水矿物组合常被后期的绿帘石、透闪石和阳起石等含水矿物及石英、方解石等所交代。金属矿物比较简单,最主要的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和斑铜矿,铁矿化主要为磁铁矿和镜铁矿。尽管这些矿床以矽卡岩型矿化为主,但部分矿床中已发现有斑岩型矿化和蚀变特征,这可能暗示了该区可能具有统一的矽卡岩-斑岩型成矿系统,进而表明山阳-柞水矿集区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巨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3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西藏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成因与构造控制 [J].
侯增谦 ;
高永丰 ;
孟祥金 ;
曲晓明 ;
黄卫 .
岩石学报, 2004, (02) :239-248
[22]   中国夕卡岩矿床中的角闪石 [J].
赵一鸣 ;
李大新 .
矿床地质, 2003, (04) :345-359
[23]   山柞镇旬地区盆地体制与金属成矿关系 [J].
朱华平 ;
叶磊 ;
甘宝新 ;
汪长青 .
西北地质, 2003, (01) :52-58
[25]   秦岭晚古生代弧前增生的背驮型盆地体系 [J].
王宗起 ;
王涛 ;
闫臻 ;
闫全人 .
地质通报, 2002, (Z2) :456-464
[26]   秦岭造山带泥盆纪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主控因素——大型—超大型矿床集中区研究(Ⅰ) [J].
方维萱 ;
胡瑞忠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1) :27-35
[27]   陕西凤县—山阳泥盆系同沉积断裂砾岩 [J].
端木合顺 .
古地理学报, 2000, (03) :92-98
[28]   内蒙古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 [J].
秦克章 ;
李惠民 ;
李伟实 ;
Shunso Ishihara .
地质论评, 1999, (02) :180-185
[29]   陕西柞山地区铜矿找矿突破口的选择 [J].
朱华平 ;
祁思敬 .
西北地质, 1997, (01) :18-21
[30]   陕西冷水沟─下官房一带中酸性侵入体成铜特征 [J].
罗德正 .
河南地质, 1995, (02)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