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封育对内蒙古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王春燕 [1 ,2 ]
张晋京 [3 ]
吕瑜良 [1 ]
王莉 [3 ]
何念鹏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草地; 土壤有机碳; 碳组分; 封育; 团聚体; 腐殖质; 胡敏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封育是当前恢复和改良内蒙古草地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草地固碳效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内蒙古封育32年和自由放牧的羊草草地,分析了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团聚体和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含量的变化,并运用13 C核磁共振波普法对土壤腐殖质的有机碳组分进行波普分析,探讨了长期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土壤有机质结构的影响,期望能为科学地评估长期封育状况下草地固碳效应及其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有机碳组分中,除土壤微生物碳(MBC)含量降低外,其碳组分含量都相应增加。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增加最为明显,长期封育草地是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的4.53倍;长期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地土壤0.25~2mm团聚体所占比例及其有机碳含量;长期封育提高了草地土壤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碳(HAC)、胡敏素碳(HUC)含量和胡敏酸/腐殖质碳,降低了富里酸碳(FAC)的含量,封育草地土壤的HAC/FAC是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的5.66倍。此外,长期封育草地土壤的脂族碳含量显著增加,芳香度相应增加,疏水碳/亲水碳增大。总之,长期封育不仅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还能改善草地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围封年限对内蒙古羊草-针茅典型草原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J].
高凯 ;
朱铁霞 ;
韩国栋 .
草业学报, 2013, 22 (06) :39-45
[2]   不同放牧退化程度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的有机碳储量 [J].
萨茹拉 ;
侯向阳 ;
李金祥 ;
丁勇 ;
吴新宏 ;
运向军 .
草业学报, 2013, 22 (05) :18-26
[3]   人类活动对高寒矮嵩草草甸的碳容管理分析 [J].
林丽 ;
李以康 ;
张法伟 ;
郭小伟 ;
曹广民 .
草业学报, 2013, 22 (01) :308-314
[4]   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表层有机碳组成及其稳定性 [J].
商素云 ;
姜培坤 ;
宋照亮 ;
李永夫 ;
林琳 .
生态学报, 2013, 33 (02) :416-424
[5]   巨桉人工林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特征 [J].
谢贤健 ;
张继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06) :175-179
[6]  
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溶性有机碳特征[J]. 黄宗胜,符裕红,喻理飞.应用生态学报. 2012(10)
[7]   土地利用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固持的影响(英文) [J].
何念鹏 ;
张云海 ;
代景忠 ;
韩兴国 ;
宝音陶格涛 ;
于贵瑞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 22 (05) :859-873
[8]   不同沙生植被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及其含量的差异 [J].
孙彩丽 ;
刘国彬 ;
马海龙 ;
薛萐 ;
张超 .
草地学报, 2012, 20 (05) :863-869
[9]   退化草地封育后土壤细颗粒增加机理探讨及研究展望 [J].
闫玉春 ;
王旭 ;
杨桂霞 ;
辛晓平 .
中国沙漠, 2011, 31 (05) :1162-1166
[10]   长期封育对不同类型草地碳贮量及其固持速率的影响 [J].
何念鹏 ;
韩兴国 ;
于贵瑞 .
生态学报, 2011, 31 (15) :4270-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