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存及分布

被引:21
作者
迟传德 [1 ]
许信旺 [1 ]
吴新民 [2 ]
潘根兴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湿地; 土壤有机碳; 碳储存; 碳密度;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6.03.009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研究了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存和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氮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湿地土壤全土1m深有机碳密度达10.82±1.90kg.m-2,表层土壤(0—30cm)有机碳密度为5.19±0.68kg.m-2,高于报道的人工湿地——水稻土的碳密度;有机碳(SOC)含量分布随土壤深度(H)的递降符合幂函数方程,湿地土壤有机碳的表层积累强度和积累深度高于稻田;湿地土壤氮素是土壤固碳的有利因子,其氮素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效应高于水稻土;因湖泊沉积受河流动力学、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条件的影响,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的水平空间变异性。看来,长江中下游淡水湿地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存上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影响 [J].
周萍 ;
张旭辉 ;
潘根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6) :765-771
[2]   不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J].
许信旺 ;
潘根兴 ;
侯鹏程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6) :195-198+202
[3]   洞庭湖湿地有机碳垂直分布与组成特征 [J].
张文菊 ;
彭佩钦 ;
童成立 ;
王小利 ;
吴金水 .
环境科学, 2005, (03) :56-60
[4]   升金湖湿地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J].
胡文海 ;
俞贵庆 ;
刘政源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4) :70-71
[5]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研究 [J].
田应兵 ;
熊明彪 ;
宋光煜 .
湿地科学, 2004, (02) :88-93
[6]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J].
张琪 ;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旭辉 ;
蒋定安 ;
黄洪光 .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236-242
[7]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J].
刘景双 ;
杨继松 ;
于君宝 ;
王金达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8
[8]   升金湖保护区湿地资源与保护对策研究 [J].
刘政源 .
池州师专学报, 2003, (03) :29-30+33
[9]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00-109
[10]   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及转化的控制因素 [J].
李忠 ;
孙波 ;
林心雄 .
地理科学, 2001, (04) :3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