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白灾的等级划分及致灾暴雪的环流特征

被引:6
作者
马禹 [1 ]
王昀 [2 ]
王旭 [3 ]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白灾; 致灾暴雪; 环流特征;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4.08.011
中图分类号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0-2010年冬季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观测资料、灾情报告、欧亚高空和地面资料,对阿勒泰地区白灾等级和一次致灾暴雪天气的分析表明:(1)积雪厚度和低温的持续时间决定了白灾的危害程度,阿勒泰地区白灾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51年内阿勒泰地区遭受的白灾轻度11次、中度4次、重度6次,白灾主要发生在浅山、丘陵和河谷一带。(2)2010年1月6-7日阿勒泰地区致灾暴雪天气的主导系统是高空500hPa阻塞高压,西伯利亚冷涡和中亚低槽是影响系统。高空偏北气流、中层西南气流、低层偏东气流在阿勒泰地区的汇集,增加了暴雪天气的斜压性和不稳定性,暴雪落区上方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M].陈宜瑜[卷]主编;秦大河;陈宜瑜;李学勇总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2]  
畜牧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M].邓子风主编;.气象出版社.1991,
[3]   2010年1月阿勒泰地区特大暴雪过程的云图分析 [J].
李进忠 ;
王旭 ;
郝雷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6) :52-55
[4]   内蒙古暴风雪天气成因分析 [J].
孙永刚 ;
孟雪峰 ;
孙鑫 ;
斯琴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5) :18-27
[5]   2010年1月新疆北部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赵俊荣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5) :117-123
[6]   一次β-中尺度暴风雪的成因及动力热力结构 [J].
易笑园 ;
李泽椿 ;
朱磊磊 ;
孙晓磊 ;
李培彦 .
高原气象 , 2010, (01) :175-186
[7]   卫星遥感藏北积雪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张佳华 ;
吴杨 ;
姚凤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13-1021
[8]   我国东北地区暴雪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 [J].
胡中明 ;
周伟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105-110
[9]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 [J].
董文杰 ;
韦志刚 ;
范丽军 .
高原气象, 2001, (04) :402-406
[10]   内蒙古大(暴)雪与白灾的气候学特征 [J].
宫德吉 ;
李彰俊 .
气象, 2000, (12)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