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SP-7发酵液的性能

被引:8
作者
潘永强
李强
鞠玉芹
高光军
宋永亭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 微生物发酵液; 生物表面活性剂; 脂肽/糖脂混合物; 界面活性; 微生物采油;
D O I
10.19346/j.cnki.1000-4092.2003.02.024
中图分类号
TE35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胜利油田井口土壤中分离并培育出一株可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假单胞菌,命名为SP 7,考察了SP 7发酵液作为微生物采油用剂的相关性能。在含各种营养物的培养基中在37℃培养48h的SP 7菌发酵液,与等体积比的胜利河口油田一口井的原油(50℃粘度1019mPa·s)混合,生成O/W乳状液,长时静置后生成下相微乳状液。发酵液的油水界面张力为1.3mN/m。发酵液20℃时生成的泡沫稳定性(半衰期)较商品发泡剂新咪唑啉溶液略差,但50℃时则较好,泡沫体细小致密。发酵液在20~110℃热处理2h后,室温表面张力大体维持恒定(29.7~30.5mN/m);pH值在5.0~10.0范围的发酵液,室温表面张力基本不变(29.7~31.2mN/m);矿化度(NaCl质量浓度)在5.0×103~1.0×105mg/L范围的发酵液,室温表面张力也基本不变(29.7~30.3mN/M),矿化度为1.5×105mg/L时小幅上升至33.3mN/m。从发酵液中提取并纯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含量为2.1g/L,用IR方法鉴定为脂肽和糖脂,室温时其临界胶束浓度仅为36mg/L。SP 7发酵液可直接用于三次采油。介绍了筛选和培养菌种所用培养基的组成及从发酵液中分离和提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程序。图3表2参6。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生物表面活性剂.[M].方 云;夏咏梅编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2]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J].
梅建凤 ;
闵航 .
工业微生物, 2001, (01) :54-57
[3]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 [J].
潘冰峰 ;
徐国梁 ;
施邑屏 ;
李江云 ;
李祖义 .
微生物学报, 1999, (03) :78-81
[4]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和应用 [J].
夏咏梅 ;
方云 .
日用化学工业, 1999, (0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