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和成矿作用

被引:24
作者
马寅生
吴满路
曾庆利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燕山; 挤压作用; 伸展作用; 成矿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区域性不整合界面、断裂演化、盆地演化、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活动等地质事实论述了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过程及其与区域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 (陆内 )成盆沉积与挤压变形的交替演化过程 ,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 ,存在中三叠世末 (老虎沟组或杏石口组前 ,峰值年龄≥ 2 15Ma)、早侏罗世末 (海房沟组或九龙山组前 ,峰值年龄≥ 178Ma)、晚侏罗世末 (义县组或东岭台组前 ,峰值年龄≥ 135Ma)、白垩纪末 (古近系前 ,峰值年龄 6 5Ma)、古近纪末 (新近系前 ,峰值年龄 2 5Ma) 5个挤压作用时期。 5个挤压期在时间上相对较短 ,期间为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 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至第四纪 6个时间较长 ,相对和缓或伸展的成盆沉积期一一隔开。在时间上 ,主成矿期与强烈伸展期相对应 ;在空间上外生矿产受伸展盆地所控制 ,内生矿产的分布受盆地间隆起带控制。总体上 ,挤压作用由强变弱 ,伸展作用由弱变强。伸展作用持续的时间长 ,挤压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 ,挤压构造和伸展构造间互发育 ,成矿作用与挤压和伸展的转换存在着密切的成生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燕山东段—下辽河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构造演化
    马寅生
    [J].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1) : 79 - 91
  • [2]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马寅生
    崔盛芹
    吴淦国
    吴珍汉
    朱大岗
    李晓
    冯向阳
    [J]. 地球学报, 1999, (04) : 385 - 391
  • [3] 燕山东段~下辽河地区中新生代断裂演化与构造期次
    马寅生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03) : 33 - 39
  • [4] 燕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关系
    朱大岗
    吴珍汉
    崔盛芹
    吴淦国
    马寅生
    冯向阳
    [J]. 地质论评, 1999, (02) : 163 - 172
  • [5] 辽西北票地区南天门断裂的第四纪活动
    马寅生
    崔盛芹
    吴淦国
    吴珍汉
    朱大岗
    李晓
    冯向阳
    [J]. 地球学报, 1998, (03) : 3 - 5
  • [6] 玲珑-焦家式金矿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大比例尺填图与构造成矿研究
    吕古贤
    邓军
    郭涛
    朱大岗
    鲁安怀
    舒斌
    殷秀兰
    [J]. 地球学报, 1998, (02) : 3 - 5
  • [7] 辽西地区构造演化与盆地成因类型研究
    王伟锋
    陆诗阔
    孙月平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3) : 83 - 91
  • [8] 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宋鸿林
    [J]. 现代地质, 1996, (02) : 149 - 158
  • [9] 燕辽地区燕山期火成岩与造山模型
    邓晋福,刘厚祥,赵海玲,罗照华,郭正府,李玉文
    [J]. 现代地质, 1996, (02) : 137 - 148
  • [10] 燕山地区金、银成矿期与成矿演化
    吴珍汉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1, (03) : 49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