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河4区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程度

被引:10
作者
杨坚 [1 ]
程倩 [2 ]
李江龙 [2 ]
刘中春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连通程度; 连通模式; 动态干扰; 储集空间类型; 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储层;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岩溶和构造运动形成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溶洞呈离散状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塔河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和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例举塔河4区S48单元7口井的生产动态干扰特征,由静态资料分析油藏的4种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溶洞型、裂缝型、缝洞组合型和致密岩块型。据此,提出井间洞连通、裂缝连通、复合连通和不连通4种井间连通模式。最后,由类干扰试井理论结合示踪剂扩散理论分析井间综合流量系数,初步定量表征井间连通程度。由此倡导,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析方法与挖潜措施需要结合井间连通模式和连通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89+496 +4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塔中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研究 [J].
马学军 ;
费建博 ;
王建斌 ;
陈松 .
石油物探, 2011, 50 (06) :583-588+528
[2]   塔河油田及塔北碳酸盐岩油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J].
丁勇 ;
彭守涛 ;
李会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05) :488-494
[3]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产能评价方法探讨 [J].
王禹川 ;
王怒涛 ;
袁晓满 ;
陈晖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5) :637-640
[4]   塔河油田四区缝洞性油藏缝洞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J].
宋化明 ;
刘建军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 (03) :61-64+7
[5]   塔河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井间连通性分析 [J].
王曦莎 ;
闫长辉 ;
易小燕 ;
陈青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2 (03) :52-54
[6]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量及压力变化模型 [J].
赵艳艳 ;
袁向春 ;
康志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54-56+62
[7]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 [J].
漆立新 ;
云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1-12
[8]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古溶洞系统与油气开发——以塔河碳酸盐岩溶洞型油藏为例 [J].
鲁新便 ;
蔡忠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22-27
[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多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方式 [J].
荣元帅 ;
刘学利 ;
杨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28-32
[10]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曲线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J].
陈青 ;
易小燕 ;
闫长辉 ;
王旭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