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黄土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及其与黄土高原的对比

被引:4
作者
徐树建 [1 ,2 ]
机构
[1] 临沂师范学院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系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粒度; 区域对比; 风成沉积物; 山东; 黄土高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5.026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黄土高原与我国东部地区等地广泛分布的第四纪以来的粉尘堆积,是古气候变化的良好记录。但是,将我国黄土堆积视为一个整体、从地质历史的角度来进行区域对比和定量分析粉尘堆积的动态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较少。在系统的野外调查与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对末次冰期沉积的山东庙岛群岛长岛黄土剖面与宁夏中卫冰沟黄土剖面进行了样品采集,经彻底的前处理后,采用Malvern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粒度特征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冰沟剖面粒度明显比长岛剖面粒度粗,在整个末次冰期的风成沉积中,冰沟剖面的中值粒径为48.23μm,而长岛剖面为28.36μm;冰沟剖面的砂粒的百分含量为52.34%,而长岛剖面仅为23.47%。两个剖面均记录了末次冰期可与反映全球冰量变化的SPECMAP曲线对比的阶段,尽管其反映的气候状况并不完全相同。两剖面所指示的环境意义可能也存在差异,冰沟剖面的粒度变化主要反映了古风场强度的变化和沙漠的进退,长岛剖面粒度变化除了指示古风场强度的变化信息外,还指示了粉尘源区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指示了海平面变迁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197 / 12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西北与华北地区末次冰期黄土气候记录的对比研究 [J].
陈一萌 ;
曾宪光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075-1080
[2]   山东庙岛群岛黄土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附视频 [J].
徐树建 .
海洋科学, 2008, (12) :60-63
[3]   鄂尔多斯高原中部5.8~4.5 Cal kaBP气候旋回的地层记录 [J].
曹广超 ;
马海州 ;
王晨华 .
干旱区研究, 2008, (02) :254-258
[4]   巴丹吉林沙漠第四纪研究评述与讨论 [J].
孙庆峰 ;
陈发虎 ;
李孝泽 .
干旱区研究 , 2008, (02) :304-310
[5]   沙尘源区示踪方法及分布研究进展 [J].
李锋 .
干旱区研究, 2007, (03) :355-363
[6]   陇西盆地末次冰期黄土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徐树建 ;
潘保田 ;
李琼 ;
高红山 ;
王均平 ;
胡春生 .
沉积学报, 2005, (04) :702-708
[7]   中国黄土的物质来源及其粉尘的产生机制与搬运过程 [J].
孙继敏 .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175-183
[8]   晚更新世末期东海北部古冬季风盛衰变更的地质记录 [J].
赵松龄 ;
于洪军 ;
李官保 ;
于丽丽 .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4) :289-295
[9]   辽东半岛南部地区滨海黄土的沉积特征 [J].
李雪铭 .
海洋科学, 2001, (01) :32-35
[10]  
Climate instability in the Yili region, Xinjiang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J]. YE Wei, DONG Guangrong, YUAN Yujiang & MA Yingjie 1.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830011, China;2.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3. Institute of Desert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4. Xinjiang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Urumqi 830002,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