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一次重度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13
作者
江文华
陈道劲
胡春梅
机构
[1] 重庆市气象台
关键词
重庆; 霾; 逆温层;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3.02.025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和空气污染资料,对2005年12月25—28日重庆主城区一次重度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度霾天气过程发生在一定天气背景下,500hPa青藏高原南侧南支槽槽区宽广,槽前西南气流较为强盛,850hPa重庆地区持续处于均压场控制,气压梯度小,水平风速弱,且影响重庆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少、强度弱,有利于重度霾的形成和维持;低层风速较小、中低层逆温层的持续存在、气温较低也是此次重度霾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条件;在未达到饱和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湿度有利于霾的加强,霾天气过程中,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会使能见度更加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南阳市灰霾天气污染特征及其健康效应 [J].
陈燕 ;
薛旭 ;
陈建新 ;
易伟霞 ;
温洛 .
气象科技, 2010, 38 (06) :737-740+820
[2]   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变化 [J].
吴兑 ;
吴晓京 ;
李菲 ;
谭浩波 ;
陈静 ;
曹治强 ;
孙弦 ;
陈欢欢 ;
李海燕 .
气象学报, 2010, 68 (05) :680-688
[3]   南京及周边地区一次严重烟霾天气的分析 [J].
孙燕 ;
张备 ;
严文莲 ;
陈曲 ;
赵凯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794-800
[4]   上海市灰霾天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富集元素的粒径分布 [J].
范雪波 ;
吴伟伟 ;
王广华 ;
林俊 ;
姚剑 ;
耿彦红 ;
位楠楠 ;
李玉兰 ;
梁峰 ;
刘卫 ;
李燕 .
科学通报 , 2010, (13) :1221-1226
[5]   珠江三角洲2001—2008年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J].
陈欢欢 ;
吴兑 ;
谭浩波 ;
李菲 ;
范绍佳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2) :147-155
[6]   灰霾天气与大气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J].
余锡刚 ;
吴建 ;
郦颖 ;
闵怀 ;
周洋毅 ;
程文 ;
王卫军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2) :86-88+94
[7]   江西省一次冷空气过程中的灰霾天气过程分析 [J].
肖安 ;
徐星生 ;
卢敏 .
气象科技, 2010, (01) :49-52
[8]   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分析 [J].
银燕 ;
童尧青 ;
魏玉香 ;
王体健 ;
李嘉鹏 ;
杨卫芬 ;
樊曙先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6) :723-733
[9]   福州市灰霾气象要素场特征分析 [J].
王宏 ;
冯宏芳 ;
隋平 ;
余永江 .
气象科技, 2009, (06) :670-675
[10]   中国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胡亚旦 ;
周自江 .
气象, 2009, 35 (07)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