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在油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以三塘湖盆地石炭—二叠系火山岩油气藏为例

被引:6
作者
赵艳军 [1 ]
陈红汉 [2 ]
李华明 [2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火山岩; 油气藏; 三塘湖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0.06.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新疆三塘湖盆地石炭—二叠系火山岩中油包裹体进行了荧光颜色、显微光谱谱形和红绿商值的研究。样品中检测到的蓝白色荧光、黄色荧光和桔黄色荧光油包裹体红绿商Q值分别为0~0.22,0.05~0.46和0.17~0.51,显示了油包裹体成熟度降低的趋势,发黄色荧光而红绿商值低的油包裹体主要来自深部石炭系和南缘推覆带,部分来自北部斜坡带。总体来看,该区火山岩油藏以芦草沟组为主力烃源岩且存在多期油气运聚成藏,石炭系是一套潜在的较高成熟度的烃源岩,北部斜坡带卡拉岗组油藏存在混源充注和"上生下储"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248 / 12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流体包裹体.[M].卢焕章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2]  
In situ microanalysis of petroleum fluid inclusions by Time of Flight-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as an indicator of evolving oil chemistry: a pilot study in the Bohai Basin; China.[J].R. Li;J. Parnell.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2003,
[3]   焉耆盆地包裹体特征和伊利石测年对油气成藏期次的指示 [J].
于明德 ;
王璞珺 ;
施昌瑞 ;
张辉 ;
唐华风 ;
李凤勋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1) :45-52
[4]   一种快速检测油包裹体的新方法——颗粒包裹烃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初步应用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刘可禹 ;
付秀丽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4) :386-390
[5]   石油中饱合烃类的喇曼特征 [J].
张鼐 ;
宋孚庆 ;
王汇彤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33-36
[6]   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欧光习 ;
李林强 ;
孙玉梅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1-11
[7]   油气包裹体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概念、分类、形成机制及研究意义 [J].
潘立银 ;
倪培 ;
欧光习 ;
丁俊英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19-28
[8]   新疆三塘湖盆地烃源岩特征 [J].
伍新和 ;
王成善 ;
伊海生 ;
魏钦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11-516
[9]   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流体包裹体特征 [J].
马锋 ;
刘立 ;
欧光习 ;
孙晓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4) :474-478
[10]   利用荧光光谱进行原油测定及对比的方法 [J].
杨杰 ;
陈丽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