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31
作者
高智梁 [1 ]
康永尚 [1 ]
刘人和 [2 ]
拜文华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页岩; 成因类型; 地质特征;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主要发育于博格达山北麓,位于准噶尔盆地和博格达山构造转换带.研究区内芦草沟组油页岩含油率和厚度分布差异性较大,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腐泥型为主,整体上可采性较好.大型开阔湖盆沉积环境有机质产量大,缺氧还原性水体环境是研究区油页岩矿主要控矿因素.博格达山隆升及大型逆冲推覆带和强烈褶皱有效抑制了油页岩有机质热演化进程,是本区油页岩成矿重要条件.综合油页岩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认为在叠合盆地内,原陆内坳陷基础上发育的局部构造隆升带是油页岩发育有利前景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陆相油页岩特征及成因类型 [J].
刘招君 ;
孟庆涛 ;
柳蓉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1) :105-114
[2]   准噶尔盆地南缘大黄山矿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沉积特征 [J].
李婧婧 ;
汤达祯 ;
许浩 ;
陶树 ;
王东营 ;
樊晓峰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1) :68-72
[3]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油页岩的开发前景 [J].
白云来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4) :462-465
[4]   准南大黄山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相控成矿模式 [J].
王东营 ;
许浩 ;
李婧婧 ;
杨永毅 ;
孙美丽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53-55+60+114
[5]   准噶尔南缘阜康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地质特征 [J].
王东营 ;
汤达祯 ;
苟明福 ;
王烽 ;
陶树 ;
高冠峰 .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6) :18-22+71+75
[6]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二叠统烃源岩评价 [J].
徐耀辉 ;
文志刚 ;
唐友军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3) :20-22+502
[7]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J].
陈书平 ;
漆家福 ;
于福生 ;
杨桥 .
地质学报, 2007, (02) :151-157
[8]   新疆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成因类型及有利区预测 [J].
李成博 ;
郭巍 ;
宋玉勤 ;
杜江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6) :949-953
[9]   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 [J].
刘招君 ;
董清水 ;
叶松青 ;
朱建伟 ;
郭巍 ;
李殿超 ;
柳蓉 ;
张海龙 ;
杜江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6) :869-876
[10]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张朝军 ;
何登发 ;
吴晓智 ;
石昕 ;
罗建宁 ;
王宝瑜 ;
杨庚 ;
管树巍 ;
赵霞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4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