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羁押率的途径探析

被引:11
作者
李昌林
机构
[1]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逮捕;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犯罪控制; 人权保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的羁押率过高,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应当通过严格逮捕条件,减少逮捕措施的初始适用,通过加强捕后审查,增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捕后变更适用,实现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羁押替代功能,打消实践中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后顾之忧。三管齐下,就能够适度降低我国的羁押率。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浅谈对“有逮捕必要”条件的把握 [J].
邵义祖 ;
张少林 .
人民检察, 2005, (13) :44-46
[22]   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之管见 [J].
高德友 .
河南社会科学, 2005, (03) :47-49
[23]   论取保候审中保证人的责任 [J].
王虹 .
辽宁警专学报, 2005, (03) :23-24
[24]   从取保候审在公诉业务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看刑事诉讼立法的缺陷 [J].
李春英 .
检察实践, 2005, (02) :93-94
[25]   论我国保释制度的建构 [J].
郭天武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75-79+126
[26]   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J].
唐磊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1) :89-92
[27]   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程序主体之重构 [J].
丁浙峰 ;
倪铁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 (04) :57-61
[28]   借鉴保释制度的若干思考 [J].
柯葛壮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 (01) :8-12
[29]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要论 [J].
樊崇义 ;
李艳玲 .
法学杂志, 2004, (01) :9-12
[30]   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J].
陈光中 ;
张小玲 .
政法论坛, 2003, (05) :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