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S分析场资料在暴雨中尺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27
作者
周后福 [1 ,2 ]
郭品文 [1 ]
翟菁 [2 ]
邱学兴 [3 ]
倪允琪 [4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安徽省气象台
[4] 中国气象局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LAPS分析场; 暴雨过程; 中尺度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地面探测、高密度自动雨量站、高空探测资料,并且融合多普勒雷达拼图产品,LAPS可输出比较精细的分析场。针对2008年6月21~22日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基于LAPS不同时空分辨率的中尺度分析场,分析了雷达回波、风场、高度场以及物理量场,比较不同时空分辨率LAPS分析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过程可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雨量集中在沿淮地区,呈纬向带状分布;第二阶段集中在大别山地区,其雨强更大,是中尺度局地性降水。(2)大别山区的地形抬升对低涡增强或减弱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是低涡增强、发展的触发机制。当低涡接近大别山区时,低涡明显加强;当低涡逐渐远离大别山区时,低涡则减弱。(3)第一阶段有风的切变线,第二阶段有风的辐合,说明风场的辐合和切变促进云和降水的发生、发展,因此它们是产生暴雨的触发条件。(4)高分辨率的LAPS结果对于风场和云的变化刻画地更为细致。雷达回波发生在风的切变线处,或者风场辐合处;大别山区暴雨过程中,在其西侧有闭合性的涡旋,低涡缓慢东移,回波位于涡旋东侧,强降水发生在低涡东侧。(5)K指数、沙氏指数、整层可降水量与这次大别山地区暴雨过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与暴雨落区基本相同。这些指数在暴雨落区预报与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2003年7月4~5日梅雨锋暴雨维持的诊断分析
    陈忠明
    杨康权
    [J]. 高原气象, 2009, (06) : 1316 - 1325
  • [2] 一次非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及其中尺度系统的数值模拟
    隆霄
    潘维玉
    邱崇践
    赵建华
    [J]. 高原气象, 2009, (06) : 1335 - 1347
  • [3] 一次梅雨锋结构及锋区强度对锋面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陈丽芳
    周春雨
    郦敏杰
    查贲
    [J]. 高原气象, 2009, 28 (04) : 924 - 934
  • [4] 基于LAF思想的一种初始扰动生成方法及集合预报试验
    张立凤
    牛震宇
    [J]. 高原气象, 2008, (05) : 986 - 992
  • [5] 湖北梅雨期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其模拟分析
    徐双柱
    邹立维
    刘火胜
    毛以伟
    [J]. 高原气象, 2008, (03) : 567 - 575
  • [6] 2005年6月华南特大连续性暴雨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扰动分析
    慕建利
    王建捷
    李泽椿
    [J]. 气象学报, 2008, (03) : 437 - 451
  • [7]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Ⅰ:结果检验和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分析[J]. 王亦平,陆维松,潘益农,王元.气象学报. 2008(02)
  • [8] 局地分析和预报系统(LAPS)及其应用
    李红莉
    张兵
    陈波
    [J]. 气象科技, 2008, (01) : 20 - 24
  • [9] 二维非定常中尺度气象过程对黔东南降雹天气的影响
    池再香
    白慧
    龚雪芹
    彭兴德
    金松瑜
    [J]. 高原气象, 2007, (04) : 830 - 836
  • [10] 1999年6月长江中下游梅雨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隆霄
    程麟生
    王文
    [J]. 高原气象 , 2007, (03) : 563 -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