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超微粉碎对绿茶黄酮类物质提取率及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
杨春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杨春瑜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薛海晶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文水
[
1
]
机构
:
[1]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来源
:
食品科学
|
2007年
/ 09期
关键词
:
绿茶;
黄酮类物质;
超微粉碎;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
090203 ;
摘要
:
本实验对比研究了经过干、湿法超微粉碎后绿茶粉和原料绿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和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采用水提和醇提两种方法比较绿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摸索了效果较好的醇法提取粗黄酮的最优条件:固液比为1:15,浓度为90%的乙醇,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为5h。在最优条件下对比绿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结果表明干法(球磨法)超微粉碎效果最好,其次是湿法(胶体磨),制冷粗粉碎法效果最差。粗黄酮通过大孔树脂纯化后,黄酮纯度提高显著。茶叶中的风味物质在粉碎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超微粉碎对荷叶黄酮类物质醇提工艺的影响
[J].
张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张蕾
;
乔旭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乔旭光
;
占习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占习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盖国胜
;
杨玉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材料系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杨玉芬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11)
:142
-145
[2]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保健作用
[J].
谢异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昆明
谢异萍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5,
(06)
:573
-576
[3]
茶多酚的功能研究进展
[J].
朱桂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
朱桂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建科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01)
:33
-35
[4]
从茶中提取药用咖啡因方法的研究进展
[J].
黄继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生化室!合肥
黄继轸
.
中草药,
1999,
(06)
:473
-475
[5]
王泽农主编.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
1
→
共 5 条
[1]
超微粉碎对荷叶黄酮类物质醇提工艺的影响
[J].
张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张蕾
;
乔旭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乔旭光
;
占习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占习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盖国胜
;
杨玉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材料系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杨玉芬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11)
:142
-145
[2]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保健作用
[J].
谢异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昆明
谢异萍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5,
(06)
:573
-576
[3]
茶多酚的功能研究进展
[J].
朱桂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
朱桂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建科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01)
:33
-35
[4]
从茶中提取药用咖啡因方法的研究进展
[J].
黄继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生化室!合肥
黄继轸
.
中草药,
1999,
(06)
:473
-475
[5]
王泽农主编.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