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系统协调优化模型及其改进粒子群算法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正武 [1 ]
罗大庸 [1 ]
黄中祥 [2 ]
张航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元胞传播模型; 周期; 相位差; 粒子群算法; 线控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91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082303 ;
摘要
为合理控制线控系统,控制参数应协调设置.本文基于分层递阶技术优化设计控制参数.首先将元胞传播模型(CTM)进行改进,考虑出口道车队离散延误,建立干线路段及交叉口分流、合流交通流模型,使CTM适于网络交通流分析.然后,针对线控系统现状研究忽视共用周期优化的问题,基于控制参数间的相依关系,考虑上、下行相位差关系,建立两级递阶控制模型;协调级根据主次干道车流状况,以系统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同时优化共用周期和双向相位差;控制级优化绿信比使所控交叉口延误最小.同时,采用分段变化的惯性因子选择机制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后,将协调优化模型及其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某仿真线控系统,比较研究发现协调控制效果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 [J].
常云涛 ;
彭国雄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3, (02) :106-112
[2]   线控系统中相位差优化模型的研究 [J].
万绪军 ;
陆化普 .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02) :101-104
[3]   城市主干道交通信号群系统控制的参数优化设计模式及其模拟系统开发 [J].
魏朗 ;
陈荫三 ;
饭田恭敬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1, (01) :72-76
[4]   城市主干道交通信号灯模糊线控制的探讨 [J].
陈森发 ;
徐吉谦 ;
陈洪 ;
毛岚 .
运筹与管理, 1998, (01) :37-43
[5]  
城市交通的计算机控制和管理[M]. 测绘出版社 , 徐吉万,徐冬玲编著, 1988
[6]  
Arterial-based control of traffic flow in urban grid networks[J] . N.H. Gartner,C. Stamatiadis.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 2002 (5)
[7]  
Model formulation and solution algorithm of traffic signal control in an urban network[J] . Wann-Ming Wey.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 2000 (4)
[8]   PROPERTIES OF LINK TRAVEL-TIME FUNCTIONS UNDER DYNAMIC LOADS [J].
DAGANZO, CF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 1995, 29 (02) :95-98
[9]  
The cell transmission model, part II: Network traffic[J] . Carlos F. Daganzo.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 1995 (2)
[10]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朱茵. 北方交通大学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