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韩晓增 [1 ]
邹文秀 [1 ]
陆欣春 [1 ]
丁素荣 [2 ]
尤孟阳 [1 ]
严君 [1 ]
陈旭 [1 ]
周学超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2] 赤峰市农牧科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沙土; 肥沃耕层构建; 牛粪; 物理性质; 团聚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901 ;
摘要
沙性土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土壤,但是由于其矿物结构简单,耕层土壤保水性能差,养分含量少,属于中低产土壤,如何构建肥沃的沙性土壤耕层,有效地提高沙性土壤的耕地地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的典型沙性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进行耕翻的地块为对照,分析了不同肥沃耕层构建方式(耕翻和物料施用)、深度(20 cm(T20),35 cm(T35)和50 cm(T50))和构建物料(牛粪和黑土)对沙性土壤耕层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翻深度和构建物料施用深度是影响剖面物理性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构建方式均能够促进土壤>2 mm和0.25 mm2 mm团聚体的形成,表现为牛粪(M)>黑土(B)>耕翻(T)>对照(CK);构建物料的施用显著地减少沙性土壤的容重,增加了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说明肥沃耕层构建能够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其中以施用牛粪处理效果最显著;利用牛粪构建肥沃耕层显著地减少了沙性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与CK、施用黑土和耕翻相比,降低了17.2%45.3%;不同构建深度玉米产量表现为T35>T50>T20,表明沙土适宜的肥沃耕层构建深度为35 cm,与CK、耕翻和施用黑土相比,施用牛粪后玉米的产量增加了38.8%,34.7%和7.2%。因此,沙性土壤肥沃耕层构建过程中适宜的深度为35 cm,适宜的构建物料为牛粪。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施入不同土层的秸秆腐殖化特征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郝翔翔;尤孟阳;张一鹤;.应用生态学报.2017, 02
[2]   耕作深度及秸秆还田对农田黑土土壤供水能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邹文秀 ;
陆欣春 ;
韩晓增 ;
王凤仙 .
土壤与作物, 2016, 5 (03) :141-149
[3]   旱作土壤耕层及其肥力培育途径 [J].
韩晓增 ;
邹文秀 ;
陆欣春 ;
段景海 .
土壤与作物, 2015, 4 (04) :145-150
[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剖面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邹文秀 ;
韩晓增 ;
陆欣春 ;
郝翔翔 ;
江恒 ;
刘元明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5, (05) :187-193+199
[5]   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剖面有机碳分布及碳储量的影响 [J].
郝翔翔 ;
韩晓增 ;
李禄军 ;
邹文秀 ;
陆欣春 ;
乔云发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5, (04) :965-972
[6]   生物质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改良效果研究 [J].
张微 ;
孙海明 ;
王晓江 ;
田桂泉 ;
海龙 ;
李爱平 ;
王建国 ;
车明中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3, 39 (02) :1-6
[7]   新型土壤改良剂Arkadolith对沙质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张宾宾 ;
郭建斌 ;
蒋坤云 ;
贾子利 ;
程中秋 ;
李志洪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5) :59-62
[8]  
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J].韩晓增;邹文秀;王凤仙;王凤菊;.应用生态学报.2009, 12
[9]   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团聚体大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J].
宋日 ;
刘利 ;
马丽艳 ;
吴春胜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 (03) :93-97
[10]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沙土中的保水性能 [J].
杨逵 ;
邱慧珍 ;
王爱勤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3) :10076-1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