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沉积环境与礁滩分布

被引:37
作者
何鲤 [1 ]
罗潇 [2 ]
刘莉萍 [1 ]
黎平 [1 ]
周贵祥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沉积环境; 生物礁滩; 分布;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地面地质、钻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早二叠世后,四川盆地经历又一次广泛海退,加之断块的差异升降,使二叠系茅口组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晚二叠世沉积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康滇古陆上升、扩大,成为主要物源区,沉积相带由陆到海呈南西、北东向展布;依次发育冲积扇—河流,含煤沼泽相环境;向东、向南至自贡、泸州、叙永、古蔺、重庆一带,这套河流相侧变为海陆交互相的滨海潮坪含煤沼泽环境;向北、向西在龙门山前的大邑、彭县一带相变为滨海混积潮坪相;再往北及北东至绵阳、阆中、南充、达州、宣汉、开江、开县、万州、云阳,东至湘、鄂西一线之间发育以石灰岩和燧石灰岩为主的开阔台地到局限台地。在上述沉积环境之北、之东发育硅质岩为主的大隆组海槽相沉积,即广(元)旺(苍)、城口—鄂西海槽,形成多槽围台的沉积格局。在海槽与台地之间的台地边缘,发育斜坡相浅水礁滩环境。分析了礁滩发育程度与水面上升及造礁生物生长的关系,进而认识到礁滩环海槽两侧的肩部分布规律;在台地缓坡发育生物鲕粒滩,在陡坡发育生物礁,尤其是经历白云化作用的礁滩对油气富集有利。在川东北地区采用礁滩的地震响应与喜山、燕山期构造叠合分析,预测了环海槽分布的巴中、仪陇莲花状构造;绵阳旋卷构造、中台山旋卷构造砥柱的复兴场、中台山、老君庵背斜可能是又一个礁滩型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162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四川盆地川东北区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前景展望
    马永生
    蔡勋育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 741 - 750
  • [2] 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
    王一刚
    文应初
    洪海涛
    夏茂龙
    张静
    宋蜀筠
    刘划一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 702 - 714
  • [3]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刘殊
    唐建明
    马永生
    赵爽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 332 - 339+347
  • [4] 关于开江-梁平海槽的认识
    马永生
    牟传龙
    谭钦银
    余谦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 326 - 331
  • [5] 四川盆地北部开江-梁平海槽边界及特征初探
    魏国齐
    陈更生
    杨威
    杨雨
    贾东
    张林
    肖安成
    陈汉林
    吴世祥
    金惠
    沈珏红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 99 - 105
  • [6]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马永生
    蔡勋育
    李国雄
    [J]. 地质学报, 2005, (06) : 858 - 865
  • [7]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成藏模式研究
    蔡立国
    饶丹
    潘文蕾
    张欣国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 42 - 47
  • [8]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马永生
    傅强
    郭彤楼
    杨凤丽
    周祖翼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 35 - 41
  • [9]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马永生
    郭旭升
    郭彤楼
    黄锐
    蔡勋育
    李国雄
    [J]. 地质论评, 2005, (04) : 477 - 480
  • [10]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
    牟传龙
    谭钦银
    余谦
    王立全
    王瑞华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3) : 65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