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伊犁盆地南部新构造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
被引:25
作者:
王勇
[1
]
陈正乐
[2
]
刘健
[2
]
郑恩玖
[3
]
王成
[3
]
李胜祥
[4
]
韩效忠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核工业地质大队
[4]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伊犁盆地;
新构造;
运动期次;
ESR年龄;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6.04.011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研究在该区铀矿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新构造基本特征的描述、擦痕和节理的统计分析、构造产物的ESR(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等手段研究了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并探讨了其对铀矿形成和展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新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是区域近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以将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分为五期始新世晚期-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末期-早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更新世至今。新构造活动与铀成矿作用有时间上的一致性,并控制了伊犁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展布,尤以东西向断裂对铀矿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与新构造作用东强西弱相对应,西部的成矿条件比东部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9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