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轮轨匹配的车辆横向稳定性分析

被引:18
作者
朴明伟 [1 ]
樊令举 [1 ]
梁树林 [2 ]
兆文忠 [1 ]
机构
[1]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中心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轮轨匹配; 横向稳定性; 临界速度; 等效锥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70.1 [车辆理论及试验];
学科分类号
080204 ; 082304 ;
摘要
为使车辆横向稳定仿真分析更好地体现其特殊的自激振动意义,提出一种基于轮轨匹配的横向稳定性分析新方法。与轮对几何接触相比,自由轮对接触过程(接触几何/力学)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匹配计算结果。结合地铁车辆实例,运用临界速度线性分析方法给出车辆临界速度随等效锥度的变化曲线。若轮轨匹配合理,临界速度的线性结果与非线性仿真验证相吻合。临界速度的非线性影响主要取决于轮轨匹配,当轮对蛇行稳定极限环很小时其非线性影响不可忽视。除轮轨匹配外,利用临界速度线性分析方法给出轮对质量、一系悬架纵向和横向刚度、横向减振器阻尼3个参数对临界速度的敏感影响,并提出地铁车辆在既有线路提速的优化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J].
陈厚嫦 ;
黄体忠 ;
王群伟 ;
黄成荣 .
中国铁道科学, 2006, (05) :99-103
[2]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对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J].
孙善超 ;
王成国 ;
李海涛 ;
曾树谷 .
中国铁道科学, 2006, (05) :93-98
[3]   高速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比较分析 [J].
王成国 ;
王永菲 ;
李海涛 ;
李兰 .
铁道机车车辆, 2006, (04) :1-5
[4]   轮轨外形及接触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J].
沈钢 ;
H.Chollet ;
叶志森 .
铁道学报, 2005, (04) :25-29
[5]   高速列车的稳定性 [J].
曾京 ;
邬平波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5, (02) :1-4
[6]   协同仿真/设计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及解决的技术对策 [J].
朴明伟 ;
闫雪冬 ;
兆文忠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5, (05) :656-661+748
[7]   低地板车辆的踏面外形设计及动力学仿真 [J].
沈钢 ;
顾江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0) :1206-1211
[8]   轮轨结构参数对列车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J].
王开云 ;
翟婉明 ;
蔡成标 .
中国铁道科学, 2003, (01) :45-50
[9]   确定车辆系统线性和非线性临界速度的新方法 [J].
邬平波 ;
曾京 .
铁道车辆, 2000, (05) :1-4+1
[10]   车辆系统的蛇行运动分叉及极限环的数值计算 [J].
曾京 .
铁道学报 , 1996, (03)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