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公共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比较研究

被引:9
作者
赵海利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教育支出; 受益归宿分析; 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9.3 [比较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4 ;
摘要
受益归宿分析法(BIA)是考察公共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国际通用方法。采用该方法,对57个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公共教育支出公平性下降;绝大多数国家初等教育公共支出有利于穷人(富人为主要受损者),高等教育公共支出有利于富人(穷人为主要受损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性出现改善。而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研究无论在分组方法、受益份额,还是在评价标准上都与国外研究存在一定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分配具有如下特征: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东部地区家庭、城市家庭仍是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要受益者;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差异缩小迹象明显,但"中部塌陷"需引起我们的关注;省内各县之间、县内各学校之间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仍然非常明显;公共教育支出规模扩大,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强化转移支付的扶弱能力,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待遇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 [J].
翟博 ;
孙百才 .
教育研究, 2012, 33 (05) :22-30
[2]   我国普通高校投资的几点变化 [J].
沈百福 ;
高菁澴 .
复旦教育论坛, 2011, 9 (06) :5-11
[3]   公办普通高中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分析 [J].
李亚勍 ;
沈百福 .
教育科学, 2009, 25 (06) :16-20
[4]   论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基于资源配置的角度 [J].
钟晓敏 ;
赵海利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 (06) :89-96
[5]   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 [J].
赵海利 ;
赵海龙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4) :141-144
[6]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J].
翟博 .
教育研究, 2007, (07) :22-30
[7]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直接受益者的实证研究 [J].
赵海利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5, (01) :43-47
[8]   区域层次与中小学生均经费地区差异 [J].
沈百福 .
上海教育科研, 2003, (12) :4-8
[9]   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 [J].
蒋洪 ;
马国贤 ;
赵海利 .
财经研究, 2002, (03) :8-16
[10]   成本补偿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J].
陈晓宇 ;
闵维方 .
教育与经济, 1999,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