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面临的重大挑战及其研究方法与意义

被引:89
作者
庞雄奇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成藏; 深部或深层油气勘探; 中国叠合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综合调研和收集了世界深部油气藏大量资料及对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挑战:①油气组成复杂,多期混合、来源不清,致使深部油气勘探方向难以确定;②富集油气的有效储层裂缝和溶蚀孔洞混杂,成因机制不清,导致勘探区带预测困难;③油气相态变异大,油气分布特征受深部高温压环境、低孔渗介质条件和多种运聚动力的影响,使得现有的成藏理论难以有效指导勘探目标的预测。因此认为,加速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勘探必须解决三个关键科学问题:①多期构造过程叠加与深部油气生成演化;②深部有效储层形成机制与发育模式;③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油气富集规律。为此,建议采用油气成藏过程正演模拟和油气成藏过程反演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深部成藏条件—深部成藏机制—深部成藏规律"的技术主线,重点选择深部资源潜力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开展研究,期待形成和发展中国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理论,研发深部油气分布预测配套技术,促进中国西部深部油气勘探和储量的快速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34+541 +54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67 条
[1]   “油气成藏模式”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吴冲龙 ;
林忠民 ;
毛小平 ;
王连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673-683
[2]   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石油学报, 2009, 30 (06) :793-802
[3]   固体沥青——反演油气成藏及改造过程的重要标志 [J].
付小东 ;
秦建中 ;
腾格尔 ;
王小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2) :167-173
[4]   深层海相天然气成因与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裂解气资源 [J].
王兆云 ;
赵文智 ;
张水昌 ;
王红军 ;
汪泽成 .
沉积学报, 2009, 27 (01) :153-163
[5]   塔里木盆地塔中奥陶系天然气的非烃成因及其成藏意义 [J].
韩剑发 ;
梅廉夫 ;
杨海军 ;
张海祖 ;
徐志明 ;
顾乔元 ;
于红枫 .
地学前缘, 2009, 16 (01) :314-325
[6]   塔里木盆地前陆区和台盆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刘全有 ;
戴金星 ;
金之钧 ;
李剑 .
地质学报, 2009, 83 (01) :107-114
[7]   四川盆地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专属性问题分析 [J].
刘树根 ;
汪华 ;
孙玮 ;
代寒松 ;
秦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6) :781-792+818
[8]   普光气田台地建造过程及其礁滩储层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J].
马永生 ;
储昭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5) :548-556
[9]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基本特点与潜力 [J].
蔡立国 ;
金之钧 ;
陈孔全 ;
李铁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5) :557-564+573
[10]   源自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原油裂解成气的动力学研究 [J].
耿新华 ;
耿安松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5) :69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