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沥青——反演油气成藏及改造过程的重要标志

被引:11
作者
付小东 [1 ]
秦建中 [1 ]
腾格尔 [1 ]
王小芳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固体沥青; 反演; 高演化; 油气成藏改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我国南方高演化碳酸岩地区普遍发育各种成因类型的固体沥青,固体沥青作为石油与天然气的伴生产物,记录了油藏从形成到被改造、破坏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在油气勘探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沥青反射率可作为成熟度指标,固体沥青可指示油气的生成、运移,可作为气—源对比的中间桥梁,固体沥青自身可作为好的再生气源,并可用于古油藏储量规模恢复、油裂解气的资源量评价。深化固体沥青的研究,对海相高演化碳酸岩地区的天然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指示意义 [J].
王铜山 ;
耿安松 ;
孙永革 ;
熊永强 ;
刘德汉 ;
李霞 .
沉积学报, 2008, (02) :340-348
[2]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长兴组储层沥青反射率及含硫量特征 [J].
刘文斌 ;
秦建中 ;
孟庆强 ;
李志明 ;
腾格尔 ;
付小东 ;
蒋小琼 ;
胡凯 .
地质学报, 2008, (03) :373-379
[3]   川东石炭系气藏中固体沥青形成机理探讨 [J].
李艳霞 ;
钟宁宁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402-404+410
[4]   四川盆地东北部气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研究 [J].
秦建中 ;
付小东 ;
刘效曾 .
地质学报, 2007, (08) :1065-1071+1161
[5]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地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J].
金之钧 ;
蔡立国 .
地质学报, 2007, (08) :1017-1024
[6]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油裂解气判定及成藏过程定量模拟 [J].
孙玮 ;
刘树根 ;
马永生 ;
蔡勋育 ;
徐国盛 ;
王国芝 ;
雍自权 ;
袁海锋 ;
盘昌林 .
地质学报, 2007, (08) :1153-1159
[7]   川中—川东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来源及成烃演化 [J].
徐国盛 ;
袁海锋 ;
马永生 ;
刘树根 ;
蔡勋育 ;
王国芝 ;
盘昌林 .
地质学报, 2007, (08) :1143-1152
[8]   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重质油与固体沥青潜力分析 [J].
秦建中 ;
李志明 ;
刘宝泉 ;
张渠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280-285+291
[9]   储层沥青与有机包裹体生物标志物分析方法 [J].
秦胜飞 ;
潘文庆 ;
韩剑发 ;
赵孟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315-318+328
[10]   海相原油裂解生气实验产物的物质平衡计算:一个基于储层固体沥青分析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预测模型 [J].
王铜山 ;
耿安松 ;
熊永强 ;
耿新华 .
科学通报, 2007, (07) :836-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