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政策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6
作者
哈巍
刘叶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新机制”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比较间断时间序列回归; 挤出效应;
D O I
10.19512/j.cnki.issn2096-2088.2018.04.004
中图分类号
G526.7 [教育财政];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2006年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是中国政府对农村地区实施的最大规模教育类转移支付。本研究利用"新机制"政策中央政府对各省的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比例的差异,采用比较间断时间序列的回归方法,考察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是否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西部地区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相对于中部地区都发生了显著的增长,但是教育经费在总量上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个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新机制"实现了政策设计的初衷,即由教育经费中来源于上级政府拨款的部分取代原有来源于地方政府和家庭支付的部分,从而减轻地方政府和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机制"在实施初期由于力度有限并没有带来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增长。使用高中教育支出和大学教育支出作为结果变量进行安慰剂检验的结果显示,"新机制"并不能被同时期实施的其他教育类转移支付所解释。但是当我们把省级的卫生、农业、科技和文化支出作为解释变量时,发现"新机制"很大程度上挤出了省级的科技支出。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机制"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为未来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指导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6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 [J].
王蓉 ;
田志磊 .
教育经济评论, 2018, 3 (01) :26-46
[2]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体制改革四十年回顾 [J].
哈巍 ;
陈晓宇 ;
刘叶 ;
张子衿 .
教育学术月刊, 2017, (12) :3-11
[3]   “新机制”改革对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因果效应分析——基于准实验研究设计 [J].
黄斌 ;
苗晶晶 ;
金俊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7, (11) :38-46
[4]   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与投入均衡——基于浙江省的数据分析 [J].
赵海利 .
教育研究, 2017, 38 (09) :46-54
[5]   财力性转移支付对县域义务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西部县级数据的分析 [J].
杨晋 ;
哈巍 ;
伍银多 .
教育学术月刊, 2017, (07) :13-22
[6]   新机制改革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及其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中西部县级短面板数据的估计 [J].
杨晋 ;
哈巍 .
教育发展研究, 2017, (08) :46-55
[7]   学区房溢价新探——基于北京市城六区重复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哈巍 ;
吴红斌 ;
余韧哲 .
教育与经济, 2015, (05) :3-10
[8]   “新机制”对地区间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J].
赵海利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33 (02) :61-68
[9]   “新机制”对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评价——基于配对模型的估计 [J].
卢珂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12 (01) :156-166+192
[10]   “新机制”实施前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 [J].
梁文艳 ;
胡咏梅 .
教育研究, 2013, 34 (08)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