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滇西高黎贡变质带热史演化与变形时限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丹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李宝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季建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宋述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变质和变形作用;
热史演化;
40 Ar/39 Ar年代学;
高黎贡变质带;
滇西;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3.12.011
中图分类号:
P533 [地球年龄(地质纪年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黎贡变质带位于高黎贡走滑剪切带以西,呈NS向或NE—SW向带状展布,是滇西最显著的带状变质带之一,其热演化史和变形时限不清晰。本文选取变质带内花岗质糜棱岩、花岗质片麻岩及其斜长角闪岩包体和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利用40 Ar/39 Ar和K-Ar法地质测年,获得40 Ar/39 Ar年龄结果为33.7~10.18Ma,K-Ar年龄结果主要集中在10~13Ma和16.7~22.8Ma。据野外地质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认为高黎贡山变质岩的变形时限为35Ma之后。综合研究区内40 Ar/39 Ar年代学和裂变径迹年龄结果,变质带热演化史显示高黎贡变质带在24Ma伴随部分基性岩浆侵位并隆升,古温度降低至350~300℃,12~10Ma变质带继续隆升冷却至300~220℃,此后经历缓慢冷却过程,约5.5Ma降至120~60℃,热年代学年龄数值结果显示从南向北隆升幅度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87 / 190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滇西高黎贡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通报, 2012, 31 (08) : 1287 - 1295李再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王立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林仕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丛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谢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邹光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2] 滇西高黎贡山群变质岩的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12, 28 (05) : 1529 - 1541李再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林仕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丛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谢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邹光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3] 泛亚铁路滇西大理至瑞丽段基础地质综合调查进展[J]. 地质通报, 2012, 31(Z1) (Z1) : 218 - 226尹福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张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黄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叶培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杨学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吕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林仕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 [4] 滇西腾冲地块东南缘高黎贡山群片麻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2, 31(Z1) (Z1) : 258 - 263林仕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丛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高永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邹光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5] 滇西腾冲地块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J]. 地质学报, 2009, 83 (05) : 651 - 658丛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林仕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李再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邹光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耿全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6]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更新世两期抬升-剥露事件的裂变径迹证据[J].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 584 - 590雷永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钟大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季建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7] 滇西高黎贡带~40Ma OIB型基性岩浆活动:消减特提斯洋片与印度板块断离的产物?[J]. 岩石学报, 2007, (06) : 1334 - 1346蓝江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徐义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杨启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黄小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 [8] 高黎贡山脉南部的晚新生代构造-重力垮塌及其成因[J]. 地质学报, 2006, (09) : 1262 - 127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二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9] 高黎贡构造带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06, (04) : 817 - 834杨启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徐义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黄小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罗震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 [10] 滇西北独龙江岩体晚中新世以来的热史和剥蚀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J]. 岩石学报, 2006, (04) : 938 - 94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季建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钟大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