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及对我国海洋油气地震勘探的启示

被引:21
作者
吴志强 [1 ,2 ]
闫桂京 [1 ,2 ]
童思友 [3 ]
刘怀山 [3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3]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海洋地震; 资料采集; 技术; 新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近十年来,随着海洋油气勘探逐步转向深部油气层、高速屏蔽层下油气储层和复杂构造油气田等领域,为适应新勘探形势下地震资料精确成像的要求,海洋地震采集技术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在激发方式上,从平面震源发展到多层震源、立体震源;在接收方式上,从水平电缆发展到上下缆和斜缆(变深度电缆),从单一的压力型检波器电缆发展到速度和压力组合的双检波器电缆;在海洋三维勘探中,从直线航线的窄方位角采集发展到环形宽方位角采集.这些新地震采集技术方法的应用,有效地克服了海洋地震勘探的不足,增加了地震原始信号的低频能量、拓宽了地震频带,提高了深部有效反射信号信噪比和成像效果,满足了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海洋地震采集新技术的追踪分析,介绍了海洋地震资料采集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效果,对在我国海洋油气地震勘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供国内海洋油气地震勘探研究人员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056 / 30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海洋拖曳式水平电偶源数值模拟与电场接收机研制 [J].
陈凯 ;
景建恩 ;
魏文博 ;
盛堰 ;
罗贤虎 ;
陈光源 ;
史心语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11) :3718-3727
[2]   基于构建虚同相轴压制地震层间多次波 [J].
吴静 ;
吴志强 ;
胡天跃 ;
何玉华 ;
王璞 ;
闫桂京 ;
李琳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3) :985-994
[3]   海外深水复杂地质条件下时深转换难点及技术对策 [J].
张英德 ;
彭佳勇 ;
郝立业 ;
刘琼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 27 (04) :1484-1492
[4]   南海西南次海盆北缘海底地震仪测线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J].
吕川川 ;
郝天珧 ;
丘学林 ;
赵明辉 ;
游庆瑜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2) :3129-3138
[5]   南海南部深部结构的复杂构造地震成像 [J].
孙福利 ;
王真理 ;
郝天珧 ;
李欣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2) :3210-3216
[6]   南海共轭大陆边缘构造属性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J].
郝天珧 ;
徐亚 ;
孙福利 ;
游庆瑜 ;
吕川川 ;
黄松 ;
丘学林 ;
胡卫剑 ;
赵明辉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2) :3098-3116
[7]   南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J].
胡卫剑 ;
江为为 ;
郝天珧 ;
徐亚 ;
赵百民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2) :3315-3324
[8]   南海北部陆坡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地震响应与成因机制 [J].
吴时国 ;
秦志亮 ;
王大伟 ;
彭学超 ;
王志君 ;
姚根顺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12) :3184-3195
[9]   气枪阵列延迟激发技术探讨 [J].
全海燕 ;
陈小宏 ;
韦秀波 ;
郭毅 ;
罗敏学 ;
宋翔宇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 46 (04) :513-516+667+491
[10]   上下源、上下缆地震采集技术在珠江口的应用 [J].
赵仁永 ;
张振波 ;
轩义华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 46 (04) :517-521+66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