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

被引:18
作者
姚振武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关键词
语言起源; 古代汉语; 中国特色语言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文章认为:人类语言的共性支持人类"非洲单一起源说"。人类语言最初的表达就是"指称-陈述"的分化。从语法的角度看也就是本体名词和实义动词的分化。人类最初的表达形式(指称-陈述)、思维形式(本体-属性)和逻辑形式(主词-谓词)是高度一致、三位一体的。因此,根据人类基本的思维形式和逻辑形式,我们可以认为,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一种只有本体名词和相应的实义动词的语言。其他语法成分都是后起的。古代汉语是一种较为接近人类语言初期状态的语言。它的基本语法形式与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是高度一致的。相对于迄今为止建立在以印欧语为主要事实基础的、以"分"为主要特点的语法学,我们似可建立一种以古代汉语为主要事实基础、以"合"为主要特点的语法学。
引用
收藏
页码:6 / 20+27 +2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2]   《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读后 [J].
姚振武 .
中国语文, 2008, (03) :247-253+288
[3]   “认知语言学”思考 [J].
姚振武 .
语文研究, 2007, (02) :13-24
[4]  
DNA解读人类起源.[J].周忠和;.华夏地理.2007, 01
[5]   演化语言学中的电脑建模 [J].
王士元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7-22
[6]   论本体名词 [J].
姚振武 .
语文研究, 2005, (04) :3-9
[7]   人类进化中的“缺失环节”和语言的起源 [J].
李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2) :162-177+208
[8]   语言的起源及建模仿真初探 [J].
王士元 ;
柯津云 .
中国语文, 2001, (03) :195-200+287
[9]   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 [J].
姚振武 .
中国语文, 1999, (01) :43-53
[10]   古汉语中名词的结构义 [J].
魏德胜 .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8, (01)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