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被引:298
作者
刘杰 [1 ]
孟会敏 [2 ]
机构
[1] 中国东北大学医院(沈阳)
[2] 沈阳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布郎芬布伦纳; 生态系统理论;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09.02.045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述评,促进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理解与研究。方法结合心理学研究重视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对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进行阐述,通过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对其局限性及优缺点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进步。它承认人类发展的环境与生物因素的作用,但其研究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物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扩大了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包括了儿童周围的环境,还包括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确定了相关的4个系统之间存在交互耦合的联系及影响,使心理学研究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布朗芬布伦纳强调了人的发展的动态性,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结论生态发展观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强调发展来自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环境的限定的局限性,拓宽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范围。尽管在生物因素影响及人类发展连续模型等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情境影响提供了与众不同和全面的解释,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席居哲.华东师范大学.2003, 04
[2]  
发展心理学.[M].(美)DavidR.Shaffer著;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  
发展心理学.[M].龚维义;刘新民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发展心理学.[M].林崇德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  
儿童发展.[M].(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   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adolescents' cognitive aptitude [J].
Harden, K. Paige ;
Turkheimer, Eric ;
Loehlin, John C. .
BEHAVIOR GENETICS, 2007, 37 (02) :273-283
[7]   Biology-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nd evocative biology-environment correlation: Contributions of harsh discipline and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 to problem adolescent behaviors [J].
Riggins-Caspers, KM ;
Cadoret, RJ ;
Knutson, JF ;
Langbehn, D .
BEHAVIOR GENETICS, 2003, 33 (03) :205-220
[8]   关注多文化及高信息环境下的儿童认知发展 [J].
郭力华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22) :19-20
[9]   近50年来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J].
朱皕 .
心理科学, 2005, (04) :922-925
[10]   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 [J].
桑标 ;
席居哲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1) :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