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高校课程思政的困境与应对

被引:64
作者
刘祥玲
机构
[1] 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粤东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学设计; 成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作为新兴的育人理念,课程思政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缺少学情分析,目标达成度难以测量,与专业内容融合不深,“两张皮”问题相对严重,教学模式不够丰富,教学方法策略相对单一,教学评价滞后或不评价,评价结果缺乏精准等困境。为应对这些困境,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需要加强学校层面的顶层架构、保障和督评,加强专业层面的分类推进、统筹与协调,加强教师层面的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可按照基于学情分析设计目标、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明确评价标准、基于在线教学平台资源设计内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数据驱动加强评价的路径开展课程思政。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 [J].
马兰 ;
盛群力 .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07) :20-24
[2]   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 [J].
马兰 ;
盛群力 .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07) :20-24
[3]   追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 [J].
崔允漷 .
教育研究, 2013, 34 (07) :98-104
[4]   追问“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 [J].
崔允漷 .
教育研究, 2013, 34 (07) :98-104
[5]   “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 [J].
崔允漷 ;
夏雪梅 .
中小学管理, 2013, (01) :4-6
[6]   “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 [J].
崔允漷 ;
夏雪梅 .
中小学管理, 2013, (01) :4-6
[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及其提升策略 [J].
陈爱香 ;
姚利民 ;
舒俊 .
思想理论教育, 2019, (03) :68-73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及其提升策略 [J].
陈爱香 ;
姚利民 ;
舒俊 .
思想理论教育, 2019, (03) :68-73
[9]   高校课程思政的动力激励与质量评价 [J].
朱平 .
思想理论教育, 2020, (10) :23-27
[10]   教育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用场景与推进策略 [J].
杨晓哲 ;
任友群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1) :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