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西部地震活动特征及震后趋势分析

被引:5
作者
程建武 [1 ,2 ]
董治平 [1 ]
机构
[1] 甘肃省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汶川8.0地震; 中国大陆西部; 强震活动趋势; 西部大三角;
D O I
10.13512/j.hndz.2009.04.008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汶川8.0级地震的地震活动背景,重新划分了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活动周期,并根据汶川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分析了汶川地震对中国大陆活动趋势的影响和西部大三角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趋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1~3年中国大陆特别是西部强震活动仍然处于活跃状态,有可能再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J].
张培震 ;
徐锡伟 ;
闻学泽 ;
冉勇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66-1073
[2]   中国大陆20世纪以来第五地震活跃期的复杂性及其本质问题 [J].
孙加林 ;
章瑞 .
地震, 2007, (02) :30-40
[3]   青藏高原东部构造块体的运动学及形变特征分析 [J].
李建彪 ;
甘卫军 ;
冉勇康 ;
陈立春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 (02) :97-103
[4]   全球巨震的天文背景 [J].
胡辉 ;
韩延本 .
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 2006, (01) :77-84
[5]   地震活动相关性定量方法及其在印度板块动力触角对中国西部地区地震影响中的应用 [J].
杨立明 ;
梅秀萍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04) :317-321
[6]   利用GPS资料研究印尼8.7级地震对我国西部地震趋势的影响 [J].
王双绪 ;
丁平 ;
张希 ;
张晓亮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04) :322-327
[7]   天文因素与中国大陆大震趋势研究 [J].
胡辉 ;
韩延本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5) :94-98
[8]   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及平静期判断的新方法与应用 [J].
薛艳 ;
宋治平 ;
武安绪 ;
王炜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02) :9-13
[9]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各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J].
李英 ;
赵卫明 ;
盛菊琴 .
西北地震学报, 2004, (02) :59-66
[10]   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的b值与地震趋势研究 [J].
陈学忠 ;
吕晓健 ;
王慧敏 .
地震, 2001, (01)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