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定向调控具有显著的靶向性吗——以MLF政策工具为例

被引:2
作者
舒长江 [1 ]
罗鸣 [2 ]
机构
[1]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新工具; 靶向性; 中期借贷便利; TVP-SV-VAR模型;
D O I
10.13676/j.cnki.cn36-1224/f.2021.05.006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020101 ; 020203 ;
摘要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一直是货币当局与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将生物工程领域的靶向性概念引入到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通过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与靶向性内在关联机理,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的月度数据,运用TVP-SV-VAR模型对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靶向性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脉冲响应冲击结果表明,企业产出和企业信贷对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均具有靶向性,但是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企业信贷对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的靶向性要强于企业产出对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的靶向性,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下,企业产出对一年期利率的靶向性要强于企业信贷对一年期利率的靶向性。进一步比较发现,对于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而言,选择数量型货币政规则优于选择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结构性货币政策能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吗 [J].
笪哲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20, 35 (02) :51-62
[2]   中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如何发挥作用:抵押品渠道 [J].
王永钦 ;
吴娴 .
经济研究, 2019, 54 (12) :86-101
[3]   我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下基准利率的选择——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J].
刘义圣 ;
王春丽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12) :115-123
[4]   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与调控效应 [J].
李成 ;
李一帆 ;
刘子扣 ;
韩笑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9, 34 (03) :25-35
[5]   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背景、内容与特点 [J].
许光建 ;
许坤 ;
卢倩倩 .
宏观经济研究, 2019, (04) :5-17+62
[6]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稳定资本市场吗?——基于中国股指收益率的经验证据 [J].
朱宁 ;
陈宇森 ;
许艺煊 .
系统工程, 2019, 37 (01) :86-100
[7]   我国货币政策的融资中介效应——基于实体经济运行风险的视角 [J].
李义举 ;
侯合心 .
财经科学, 2018, (03) :1-13
[8]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比较分析——基于DSGE模型的三规则视角 [J].
王曦 ;
汪玲 ;
彭玉磊 ;
宋晓飞 .
经济研究, 2017, 52 (09) :24-38
[9]   金融危机后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兴起、发展及应用 [J].
刘元春 ;
李舟 ;
杨丹丹 .
国际经济评论, 2017, (02) :62-78+6
[10]   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有效性研究——基于FAVAR模型的比较分析 [J].
陶士贵 ;
陈建宇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6, 31 (04)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