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四川省的小麦地方品种品质分析
被引:27
作者:
陈华萍
魏育明
郑有良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评价;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6.01.018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67份四川省的小麦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19个品质指标并进行品质评价,旨在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信息。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偏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筋指数较高,粉质仪参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偏低,面团流变学特性差。但也发现一些优质或专用小麦材料,如蛋白质含量>14%的1份,湿面筋含量>40%的10份,沉降值>40ml的29份,中筋和弱筋小麦分别为7份和5份,德阳天绿场小麦、南部棒槌麦、酉阳光头、安岳红小麦和蓬溪红花光头麦5份材料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品质。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两两间简单相关(极)显著,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间和沉降值与稳定时间间偏相关显著。蛋白质含量与总淀粉含量间简单相关为极显著负相关,偏相关不显著。总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间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均极显著,总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间简单相关不显著,偏相关极显著,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间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小麦育种早代进行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为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