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

被引:181
作者
高承海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身份; 中华文化;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团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思想,其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和嵌入式社会结构、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探析 [J].
李其函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 3 (16) :115-116
[2]   论民族关键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南宁市三月三民歌节为例 [J].
田敏 ;
陈文元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1) :24-30
[3]   民族观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
詹小美 ;
李征 .
思想理论教育, 2019, (01) :19-25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 [J].
李尚旗 ;
郭文亮 .
思想理论教育, 2019, (01) :62-66
[5]   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附视频 [J].
虎有泽 ;
云中 .
贵州民族研究, 2018, (11) :1-6
[7]   习近平中华民族思想初探 [J].
孙金菊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6 (05) :101-106
[8]   “整合”与“引导”:国家认同的秩序逻辑 [J].
暨爱民 .
教学与研究, 2018, (09) :53-60
[9]   习近平边疆治理思想论要 [J].
吕朝辉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 20 (04) :49-54
[10]   新时代青海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 [J].
赵英 .
民族教育研究, 2018, 29 (04)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