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碳氮源优化

被引:8
作者
任洁
王世梅
占新华
周立祥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铜绿假单胞菌; 碳源; 氮源;
D O I
10.13671/j.hjkxxb.2009.10.005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集炼油厂内长期石油污染土壤,经富集培养、蓝色凝胶平板筛选和发酵液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从油泥中筛选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土著微生物1株,命名为S2,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性能测定与产物特性及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 uginosa,测定证明其发酵液表面张力稳定,最佳条件下发酵液表面张力可由75mN·m-1降至35mN·m-1,临界束胶浓度(CMC)值为0.25g·L-1,远远低于一般化学表面活性剂的CMC值.发酵液乳化性能优于对照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常用的化学表面活性剂.对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选定的最佳碳源为菜油,最佳氮源为硝酸钠,优化培养条件后,产物最大产量达到了4.7g·L-1.
引用
收藏
页码:2048 / 20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产剂性能研究附视频 [J].
张秋卓 ;
蔡伟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11) :38-40+44
[2]   假单胞菌O-2-2利用油脂废水生产鼠李糖脂研究 [J].
梁生康 ;
王修林 ;
单宝田 ;
汪卫东 .
现代化工, 2005, (S1) :192-196
[3]   蓝色凝胶平板法筛选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J].
沈薇 ;
杨树林 ;
宁长发 ;
袁辉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6-490
[4]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研究 [J].
牛明芬 ;
李凤梅 ;
韩晓日 ;
郭书海 ;
牛之欣 ;
冷延慧 ;
张春桂 .
生态学杂志, 2005, (06) :631-634
[5]   假单胞菌XD-1(Pseuomonas XD-1)的产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J].
尹华 ;
谢丹平 ;
彭辉 ;
叶锦韶 ;
张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220-225
[6]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种的一种快速筛选模型 [J].
宁长发 ;
沈薇 ;
孟广荣 ;
杨树林 .
微生物学通报, 2004, (03) :55-58
[7]   利用不同碳源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J].
钱欣平 ;
阳永荣 ;
孟琴 .
日用化学工业, 2002, (01) :15-17
[8]   假单胞菌GD-23原油发酵液乳化物质的提取和分析 [J].
梁凤来 ;
张心平 ;
刁虎欣 ;
张秀丽 ;
刘如林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3-16
[9]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 [J].
潘冰峰 ;
徐国梁 ;
施邑屏 ;
李江云 ;
李祖义 .
微生物学报, 1999, (03) :78-81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张天胜等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