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西河地区8Ma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14
作者
吕红华
李有利
刘运明
司苏沛
赵洪壮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环境演化; 构造隆升; 晚新生代; 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天山南北麓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记录着天山构造隆升与沉积环境演化的历史。在对新疆塔西河剖面进行磁性地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沉积学分析,确定自8.1M a以来塔西河剖面存在4个沉积相组合,对应的沉积环境演化分为4个阶段:1)在8.10~5.75M aB.P.之前为浅湖沉积环境;2)在5.75~4.27M aB.P.为扇三角洲沉积环境;3)在4.27~3.44M aB.P.为滨浅湖沉积环境;4)在3.44M aB.P.之后为冲积扇沉积旋回期。塔西河剖面沉积环境演化、岩相与沉积速率的变化等共同揭示出天山自8.1M aB.P.以来先后经历了构造活动稳定期(>5.75M aB.P.)、过渡期(5.75~3.44M aB.P.)以及快速强烈间歇性隆升期(<3.44M aB.P.)等3个构造活动阶段,并且自3.44M aB.P.,构造活动有增强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西南天山西域砾岩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地质意义 [J].
陈杰 ;
RVHeermance ;
DWBurbank ;
KMScharer ;
王昌盛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576-587
[2]   天山北麓晚新生代沉积及其新构造与古环境指示意义 [J].
孙继敏 ;
朱日祥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14-19
[3]   祁连山北缘玉门砾岩的磁性地层年代与褶皱过程 [J].
陈杰 ;
K H Wyrwoll ;
卢演俦 ;
B Krapez ;
万景林 ;
刘进峰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20-31
[4]   中新生代天山及其两侧盆地性质与演化 [J].
方世虎 ;
郭召杰 ;
张志诚 ;
吴朝东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886-897
[5]   天山北麓晚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人类活动的影响 [J].
阎顺 ;
穆桂金 ;
孔昭宸 ;
倪健 ;
杨振京 .
冰川冻土, 2004, (04) :403-410
[6]   天山东段晚中生代—新生代隆升沉积响应、年代学与演化研究 [J].
柳永清 ;
王宗秀 ;
金小赤 ;
李涛 ;
李寅 .
地质学报, 2004, (03) :319-331
[7]   晚新生代天山隆升与库车坳陷构造转换的沉积约束 [J].
李忠 ;
王清晨 ;
王道轩 ;
林伟 .
沉积学报, 2003, (01) :38-45
[8]   塔里木西缘晚新生代造山过程的记录——磨拉石建造及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 [J].
陈杰 ;
卢演俦 ;
丁国瑜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528-539
[9]   西天山两侧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 [J].
王永 ;
李德贵 ;
王彦斌 ;
李建成 .
新疆地质, 2000, (03) :245-251
[10]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