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无创正压通气在多发伤并发ALI/ARDS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9
作者:
古满平
丁福
范晶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
来源: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正压通气;
D O I:
10.13406/j.cnki.cyxb.2010.12.039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R641 [创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总结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多发伤并发ALI/ARDS患者使用NIPPV或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的情况,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治疗前及治疗后2 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NIPPV40例,有创通气35例。无创通气组及有创通气组通气2 h后病人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较通气前明显提高(P<0.000 1)。无创通气组中5例无创通气3~5 d(平均4.2 d)后改IMV,4例因手术需全麻,先予以IMV 20~36 h后改为无创机械通气。35例无创通气3~18 d[平均(8±5.5)d]成功脱机,无1例死亡。IMV组通气5~20 d脱机[平均(9±5.5)d],无1例死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动脉血气分析治疗前、治疗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后合并ALI/ARDS早期应用NIPPV治疗,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呼吸模式,不仅可取得与IMV治疗相同的效果,而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舒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84 / 188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