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在多发伤并发ALI/ARDS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9
作者
古满平
丁福
范晶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正压通气;
D O I
10.13406/j.cnki.cyxb.2010.12.039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R641 [创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总结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多发伤并发ALI/ARDS患者使用NIPPV或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的情况,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治疗前及治疗后2 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NIPPV40例,有创通气35例。无创通气组及有创通气组通气2 h后病人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较通气前明显提高(P<0.000 1)。无创通气组中5例无创通气3~5 d(平均4.2 d)后改IMV,4例因手术需全麻,先予以IMV 20~36 h后改为无创机械通气。35例无创通气3~18 d[平均(8±5.5)d]成功脱机,无1例死亡。IMV组通气5~20 d脱机[平均(9±5.5)d],无1例死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动脉血气分析治疗前、治疗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后合并ALI/ARDS早期应用NIPPV治疗,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呼吸模式,不仅可取得与IMV治疗相同的效果,而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舒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84 / 18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型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胸部外伤所致急性肺损伤临床观察 [J].
王岩 ;
岳世昌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 (04) :303-307
[2]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联合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 [J].
庄荣 ;
林孟相 ;
陈洁 .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9, (03) :254-256
[3]   无创正压通气在早期ARDS中的应用体会 [J].
王玲 ;
杨敬平 ;
徐喜媛 .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0 (11) :1339-1340
[4]   胸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几个问题(附25例报告) [J].
王海燕 ;
李大伟 ;
张天敏 .
临床急诊杂志, 2008, 9 (02) :117-119
[5]   胸部外伤致ARDS的治疗体会 [J].
佘小银 .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31) :35-36
[6]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ICU中的救治分析 [J].
钱何布 ;
郑志群 ;
杜文革 ;
陆骏灏 ;
管光辉 ;
浦秦华 .
创伤外科杂志, 2007, (05) :398-400
[7]   机械通气治疗胸部创伤后ARDS的体会 [J].
王宗林 ;
周楠 ;
谢晓阳 ;
李季 ;
易军 ;
高健 .
创伤外科杂志, 2007, (01) :72-72
[8]   不同模式下机械通气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治疗 [J].
蔡巍巍 ;
陈勇兵 ;
陈长志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8) :909-911
[9]   有创-无创序贯性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J].
金兆辰 ;
吉木森 ;
李坚 ;
许大云 ;
吴爱芬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 (06) :425-426
[10]   连枷胸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J].
周发春 ;
余应喜 ;
黄桃 .
重庆医学, 2005, (01)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