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春季干旱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9
作者
姚玉璧 [1 ,2 ]
王劲松 [1 ]
王莺 [1 ]
杨金虎 [2 ]
李俭峰 [2 ]
雷俊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
关键词
春季干旱; 异常分布; 次区域演变;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基于相对湿润度的干旱指数分析方法和黄土高原1961 2010年气候要素资料,研究了黄土高原春季干旱时空变化、异常分布和次区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 2010年黄土高原春季干旱强度变化呈现明显中心区域强、周边区域弱的分布特征,其中中部腹地干旱强度增加趋势倾向率最大,中部周边干旱强度增加次之,东北部和西部边缘呈减弱趋势。研究区不同区域春季干旱强度呈同位相变化是干旱变化的首要空间分布模态,异常中心区域在陕北、陇东及宁夏西南部。东西部反相位分布模态反映了黄土高原东西部所受大气系统影响差异性的特征。根据载荷向量不同模态空间异常分布型,可将春季干旱划分为西北部型、东北部型和南部型等3个次区域异常型,南部春季干旱强度时间序列呈显著增强趋势,其由弱变强的突变点出现在1977年,西北部和东北部干旱强度也呈波动增强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突变。西北部和南部春季干旱指数存在显著的3~4年振荡周期,东北部存在显著的5~6年振荡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1951—2009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位置的地域特征 [J].
李栋梁 ;
邵鹏程 ;
王慧 .
中国沙漠, 2013, 33 (05) :1511-1519
[2]   近50年华北区8月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翟颖佳 ;
李耀辉 ;
施春华 .
高原气象, 2013, 32 (03) :787-797
[3]  
Changes in terrestrial surface dry and wet condi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during the last half century[J]. YuBi YAO 1,2,3,4,RunYuan WANG 1,JinHu YANG 4,Ping YUE 1,DengRong LU 5,GuoJu XIAO 6,Yang WANG 4,LinChun LIU 4 1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Key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ing Disaster,Lanzhou 730020,China;2 Gans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ing Disaster,Lanzhou 730020,China;3 Lanzhou Institute of Arid Meteorology,China Meteorologica
[4]   中国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研究进展 [J].
李栋梁 ;
邵鹏程 ;
王慧 ;
陈练 .
高原气象 , 2013, (01) :305-314
[5]   东亚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的确定及其变化特征 [J].
杨绚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668-675
[6]   黄河流域冬、夏季水汽输送及收支特征 [J].
李进 ;
李栋梁 ;
张杰 .
高原气象 , 2012, (02) :342-350
[7]   东北及邻近地区夏季气温异常的新特征及对大气环流的响应 [J].
张茜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11, 30 (06) :1604-1614
[8]   黄土高原陆地表层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J].
姚玉璧 ;
王润元 ;
杨金虎 ;
岳平 ;
陆登荣 ;
肖国举 ;
王洋 ;
刘林春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2) (Z2) :1189-1195
[9]   黄土高原陆地表层作物生长季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J].
姚玉璧 ;
王润元 ;
杨金虎 ;
陆登荣 ;
肖国举 ;
王洋 ;
刘林春 .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989-995
[10]   干旱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及其科学挑战 [J].
张强 ;
张良 ;
崔显成 ;
曾剑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7) :76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