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08年黑河流域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亚宁
张勃
卓玛兰草
王强
赵一飞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蒸散量; 湿润指数;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降水量; 黑河流域;
D O I
10.13866/j.azr.2012.05.022
中图分类号
P468.0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60-2008年黑河流域16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最大可能蒸散量,进而计算该流域的湿润指数,对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及其上、中、下游地区的湿润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地表湿润状况有所改善,且湿润指数的年际波动性较明显,变异系数分别为14.97%、13.63%、25.47%、37.72%。除下游地区外,夏季的湿润指数变化速率最快,冬季的变化速率最慢;春季,黑河流域地表以变干趋势为主,其他季节均以变湿趋势为主。影响黑河流域地表干湿状况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其他气候因子的变化对地表干湿状况起增强或削弱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38 / 8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
    贾文雄
    何元庆
    李宗省
    王旭峰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2) : 268 - 276
  • [2] 海河流域潜在蒸散发的气候敏感性分析
    刘小莽
    郑红星
    刘昌明
    曹英杰
    [J]. 资源科学, 2009, 31 (09) : 1470 - 1476
  • [3] 近36年天山山区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南、北疆的比较
    普宗朝
    张山清
    王胜兰
    李景林
    刘敏
    孙月琴
    [J]. 干旱区研究, 2009, (03) : 424 - 432
  • [4] 黄河流域干燥度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史建国
    张燕卿
    何文清
    刘勤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1) : 242 - 247
  • [5] 黑河流域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分析
    张应华
    仵彦卿
    [J]. 干旱区地理, 2008, (03) : 403 - 408
  • [6] 黑河流域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白福
    李文鹏
    黎志恒
    [J]. 干旱区研究 , 2008, (02) : 219 - 224
  • [7] 福州市地表干湿分布特征及其与农业干旱的关系
    马治国
    陈惠
    [J]. 气象科技, 2008, (01) : 82 - 86
  • [8] 黄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史建国
    严昌荣
    何文清
    刘克礼
    刘勤
    [J]. 干旱区研究 , 2007, (06) : 6773 - 6778
  • [9] 近40年来辽宁地区气候干湿界线年代际波动及其成因
    孙凤华
    袁健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 1274 - 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