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河街组一段成藏条件

被引:8
作者
李勇 [1 ]
钟建华 [1 ]
王海侨 [2 ]
温志峰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东辛油田; 沙河街组; 油气成藏; 储层; 断层; 圈闭; 成藏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近年来相继发现的高产井揭示了东辛油田沙一段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及类型多样的圈闭类型。在成藏条件上,该区三面临洼及下伏的沙三、沙四段优质烃源岩为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生物灰岩、鲕粒灰岩等湖相碳酸盐岩发育的粒间孔隙、溶孔等可作为储集空间,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裂系统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使油气藏沿断层形成纵向上数百米的叠瓦式分布格局。在圈闭类型上,断层的广泛发育使沙一段油气藏以断层圈闭为主,良好的断层封闭性决定了油气藏的保存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52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规律 [J].
何登发 ;
陈新发 ;
张义杰 ;
况军 ;
石昕 ;
张立平 .
石油学报, 2004, (03) :1-10
[2]   济阳成熟探区非构造油气藏深化勘探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宗国洪 .
石油学报, 2003, (05) :10-15
[3]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对策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石油学报, 2002, (06) :1-11+7
[4]   断陷盆地中含油气系统的特征 [J].
陈建渝 ;
熊书权 ;
毕研鹏 ;
田波 .
石油学报, 2000, (02) :36-41+3
[5]   油田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J].
武红岭 ;
王小凤 ;
马寅生 ;
陈正乐 ;
殷秀兰 .
石油学报, 1999, (05) :7-12
[6]   东辛复杂断块油气田成藏特征 [J].
蒋有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70-75
[7]   东辛油田断块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 [J].
谢向阳 ;
邓俊国 ;
信书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2) :25-27+98
[8]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 [J].
胡见义 ;
徐树宝 ;
童晓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