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kaB.P.以来巴里坤湖区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古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33
作者
孙博亚 [1 ]
岳乐平 [2 ]
赖忠平 [3 ]
刘卫国 [1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3]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释光测年实验室
[4]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巴里坤湖; δ34Corg.值; 磁化率; 粒度; 古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03 ;
摘要
通过有机碳同位素(δ13Ccrg),磁化率和粒度的测定和分析,结合光释光年龄标定,对新疆巴里坤湖区滨湖相沉积物14ka B.P.以来δ13Ccrg值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反映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巴里坤湖区植被类型主要以C3植被为主,干湿变化是导致δ13Ccrg值波动的主要因素,在末次冰消期至早全新世阶段(14.0~8.4ka B.P.),巴里坤湖区周围冰川尚未融化,剖面δ13Ccrg值最为偏正,在-22‰到-21‰之间变化,暗示剖面处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进入全新世后,随着巴里坤山冰川的融化,湖区湿度增加,同位素值持续偏负,达到23.5‰,同时中值粒径和磁化率同步降低;在中全新世阶段(7.2~5.0ka B.P.)出现高湖面,同位素值达到-24‰左右,为剖面同位素值最低阶段;中晚全新世阶段(5.0~1.5ka B.P.)δ13Ccrg值开始逐渐偏正,表明气候开始变干;1.5ka B.P.至今的δ13Ccrg值则是在-24‰-23‰间频繁波动,反映了该时段气候的不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末次冰期以来全球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时空变化基本特征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 [J].
饶志国 ;
陈发虎 ;
张晓 ;
许元斌 ;
薛骞 ;
张平宇 .
科学通报, 2012, 57 (18) :1633-1645
[2]   新疆荒漠地区C4植物的生态分布与区系分析 [J].
冯缨 ;
段士民 ;
牟书勇 ;
赵莉 ;
赵兴华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145-153
[3]   中新世以来六盘山邻区黄土-红粘土成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其对C4植物早期扩张的指示 [J].
张瑜 ;
熊尚发 ;
丁仲礼 ;
卢海建 ;
姜文英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5) :800-811
[4]   黄土高原自然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同位素证据 [J].
刘恋 ;
周鑫 ;
于严严 ;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3) :506-513
[5]   中国区域478种C植物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与水分利用效率 [J].
任书杰 ;
于贵瑞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1, (02) :119-124
[6]   博斯腾湖全新世岩芯沉积物碳酸盐氧同位素气候意义 [J].
张家武 ;
王君兰 ;
郭小燕 ;
李双 ;
何晶 ;
陈硕 ;
黄小忠 ;
陈发虎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078-1087
[7]   全新世呼伦湖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 [J].
温锐林 ;
肖举乐 ;
常志刚 ;
翟大有 ;
周朗 ;
许清海 ;
李月从 ;
SItoh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105-1115
[8]   孢粉记录的新疆巴里坤湖16.7cal ka BP以来的植被与环境 [J].
陶士臣 ;
安成邦 ;
陈发虎 ;
唐领余 ;
王宗礼 ;
吕雁斌 ;
李志飞 ;
郑同明 ;
赵家驹 .
科学通报, 2010, 55 (11) :1026-1035
[9]  
阿拉善高原荒漠植被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解释:Ⅱ.C4植物组成、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J]. 何明珠,张志山,李小军,贾荣亮,张景光,郑敬刚.中国沙漠. 2010(01)
[10]   中东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湖泊研究为例 [J].
安成邦 ;
陈发虎 .
湖泊科学, 2009, 21 (03) :32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