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及其杂种F1RAPD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小雷
于卓
贺鹏程
马艳红
李造哲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加拿大披碱草; 肥披碱草; 种间杂种; 基因组DNA; RAP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加拿大披碱草(Elymus canadensis L.)和肥披碱草(Elymus excelsus Turcz.)及其杂种F1的遗传差异性进行研究,从153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适宜引物,共扩增出215个RAPD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2.1%,平均每条引物的多态性位点为4.3~4.8个,DNA片段长度在100~2000 bp之间。加拿大披碱草与肥披碱草的遗传距离较大(0.7122),杂种F1与父本肥披碱草的遗传距离较近(0.2329),而与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相对较远(0.6643),杂种F1更偏向其父本。该结果可为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杂种后代的育性恢复和选育利用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小麦—中间偃麦草抗锈病易位系的创制及分子生物学鉴定.[D].高海波.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11
[2]   加拿大披碱草×圆柱披碱草杂种F的生育及细胞遗传学分析 [J].
马艳红 ;
于卓 ;
李小雷 ;
刘杰 ;
李造哲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01) :45-48
[3]   加拿大披碱草与2种国产披碱草杂种F1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J].
马艳红 ;
于卓 ;
李小雷 ;
李造哲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9) :1888-1892
[4]   RAPD分子标记鉴定紫花苜蓿品种的反应体系优化 [J].
张涛 ;
杨青川 ;
毛培胜 .
草地学报, 2006, (04) :333-337
[5]   胡枝子属植物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J].
张吉宇 ;
袁庆华 ;
王彦荣 ;
张文淑 .
草地学报, 2006, (03) :214-218
[6]   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杂种F1的生育特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J].
李小雷 ;
于卓 ;
马艳红 ;
刘杰 ;
李颖飞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2) :37-41
[7]   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与BC1代的RAPD分析 [J].
李造哲 ;
云锦凤 ;
尹俊 .
草业科学, 2005, (10) :31-35
[8]   16个天然冰草种群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J].
李景欣 ;
云锦凤 ;
郭军 .
草地学报, 2005, (03) :190-193
[9]   加拿大披碱草与肥披碱草杂种F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研究 [J].
于卓 ;
王晓娟 ;
刘杰 ;
马艳红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04) :6-10
[10]   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及其杂种F1代的RAPD分(英文)析 [J].
王树彦 ;
云锦凤 ;
韩冰 ;
赵萌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9) :1687-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