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断陷盆地低凸起斜坡带层序划分及其沉积充填演化特征:以埕岛东斜坡古近系为例

被引:13
作者
谢宗奎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低凸起; 埕岛斜坡带; 古近系; 层序划分; 沉积充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层序分级不一致和井震层序不统一都会导致沉积充填演化特征反映的不准确,将制约储盖组合与油气分布的预测。文中应用沉积层序的概念,利用岩心、岩性、测井与地震资料,以层序界面与内部构成特征相结合的原则,从坡下到坡上,对东斜坡古近系进行了层序划分。一级层序相当于系地层单元,与构造运动相对应,层序界面为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二级层序相当于统或组地层单元,与构造运动幕相对应,层序界面为局部不整合;三级层序相当于段或亚段地层单元,与构造幕内的次级构造作用相对应,层序界面为超覆不整合面、沉积体系转换面及重力流下切面;四级层序即体系域,相当于油组与砂组,与三级层序基准面旋回的阶段性变化相对应,层序界面为初始洪泛面、最大洪泛面,共识别出SQ1、SQ2、SQ3、SQ4、SQ5和SQ6等6个三级层序及15个体系域。井震统一的层序格架结合了钻井资料纵向高分辨率与地震资料横向好连续性的优点,从而高精度、高分辨率地揭示了层序格架充填演化特征,体现出层序旋回性与体系域及平面沉积相分布的差异性。古近纪埕岛凸起夷平,斜坡及凹陷补齐,发育超覆、披覆沉积;古地形由南低北高向南高北低转换;本地物源、邻近物源、区域物源阶段性变迁;多物源的沉积体系交叉、叠置,沉积相发生了扇三角洲—浊积扇—半深湖—滑塌浊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泛滥平原演变。埕岛低凸起斜坡带层序及沉积充填演化特征具有陆相断陷盆地的代表性,因而,此项研究对于解决层序地层学面临的工业化应用研究不足的问题以及油气储盖组合预测方面的难点可提供有益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 [J].
于兴河 ;
李胜利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880-895
[2]   陆丰凹陷T5地震反射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陶宗普 ;
丁放 ;
何仕斌 ;
郝建荣 ;
高雷 ;
于开平 ;
秦长文 ;
何玉平 .
地学前缘, 2009, 16 (04) :182-189
[3]   油气储层表征与随机建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J].
于兴河 .
地学前缘, 2008, (01) :1-15
[4]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沉积微相展布与演化规律分析油田开发调整方向 [J].
李胜利 ;
赵舒 ;
付菊 ;
秦秉操 ;
柳林旺 .
地学前缘, 2008, (01) :85-93
[5]   对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中层序分级混乱问题的探讨 [J].
王英民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9-15
[6]   埕岛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J].
李伟 ;
吴智平 ;
张明华 ;
郑德顺 ;
周瑶琪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6+11
[7]   埕岛油田的勘探现状及下步勘探方向 [J].
邹东波 ;
冯德永 ;
徐梅 ;
刘刚 .
海洋石油, 2004, (04) :27-32
[8]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 [J].
贾承造 ;
赵文智 ;
邹才能 ;
李明 ;
池英柳 ;
姚逢昌 ;
郑晓东 ;
刘晓 ;
殷积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3-9
[9]   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的含油气性 [J].
宋国奇 ;
纪友亮 ;
赵俊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32-35
[10]   层序地层学在埕岛油田东斜坡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J].
高喜龙 ;
李照延 ;
杨鹏飞 ;
孙希瑞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S1) :210-214+222